基于IPAT等式的甘肃省用水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33
|
作者
王康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IPAT等式; 结构分解模型; 水资源; 甘肃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6.91 [];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将经典的IPAT等式扩展为包含人口、富裕程度、用水强度和产业结构4种影响因素的用水分析等式;并利用结构分解模型,将4种影响因素对总用水量变化的贡献分解开,得到不同因素对用水变化的影响。利用模型对1999-2008年甘肃省用水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富裕程度对用水量的增加效应最大,最高为2003-2004年(21.07×108 m3);而人口变化对用水量的增加效应相对较小,均小于1×108 m3;尽管用水效率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变化都减少用水量,但产业结构变化对用水量变化的贡献比用水效率的贡献小;此外,单纯地提高用水效率或调整产业结构,并不能保证在环境约束下实现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随着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了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不仅要从提高用水效率、调整产业结构出发,实现水资源的高效优化配置;更重要的是调整发展思路,摆正人和自然的位置,才能真正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48 / 15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 [1] 基于ImPACT等式的人类活动环境影响分析——以甘肃省虚拟水消费为例
    焦文献
    徐中民
    尚海洋
    程怀文
    [J]. 冰川冻土, 2006, (05) : 748 - 754
  • [2] 中国人口和富裕对环境的影响
    徐中民
    程国栋
    [J]. 冰川冻土, 2005, (05) : 767 - 773
  • [3] The IPAT formula and its limitations[J] . Jordi Roca.Ecological Economics . 200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