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生活世界的殖民化困境与合理化出路——以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理论为视角

被引:23
作者
温旭 [1 ,2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 华东师范大学光华书院
关键词
数字生活世界; 哈贝马斯; 殖民化; 合理化;
D O I
10.14180/j.cnki.1004-0544.2020.11.004
中图分类号
B516.5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010103 ;
摘要
当人类进入数字时代,数字化交往原则超越了个体的自身领域,进入社会交往的各个方面,成为指导社会交往的存在方式和运行步调的主要逻辑。数字系统以工具理性入侵并主导数字生活世界的交往理性,导致数字交往主体遭受数字生活世界的殖民化困境,具体为:在数字文化方面,阶级表象的数字齐一化;在数字秩序方面,数字交往主体的数据殖民化;在数字个性方面,数字交往主体的数字异化。为了走出这种困境,就需要构建数字交往理性的技术系统,建立一种以数字交往行为为核心的数字生活世界合理化。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文化帝国主义[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英)汤林森(JohnTomlinson)著, 1999
[2]  
交往与社会进化[M]. 重庆出版社 , (联邦德国)哈贝马斯(Habermas,J.)著, 1989
[3]  
存在与时间[M]. 三联书店[德]海德格尔(Heiderger,M·) 著, 1987
[4]  
Data colonialism through accumulation by dispossession: New metaphors for daily data[J] . Jim Thatcher. &nbsp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D: Society and Space . 2016 (6)
[5]  
From Critical Theory of Technology to the Rational Critique of Rationality[J] . Andrew Feenberg. &nbspSocial Epistemology . 2008 (1)
[6]  
胡塞尔选集[德]胡塞尔,倪梁康,译. 生活. 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1997
[7]  
启蒙辩证法[德].霍克海默,阿多尔诺,渠敬东等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01
[8]  
Web 2.0,prosumption,and surveillance. Christian Fuchs. Surveillance and Society . 2011
[9]  
Facebook数据使用政策. .
[10]  
Who Owns the Future?. Jaron Lanier. Simon&Schuster .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