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下游河流健康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21
|
作者
彭勃
王化儒
王瑞玲
韩艳丽
黄文海
朱彦峰
机构
[1] 黄河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黄河下游; 河流健康; 评估体系;
D O I
10.15928/j.1674-3075.2014.06.012
中图分类号
X824 [水质评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黄河下游是一条高度人工化的河流,是黄河"水少沙多"等诸多问题影响最为剧烈的区域。维持黄河下游健康,不能盲目追求河流自然功能的恢复和扩大。黄河下游河流健康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充分考虑水沙、河道、生态等实际特点,紧密结合黄河下游的经济社会背景,针对黄河下游所承担的功能定位,强调评估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指导性、动态性与适应性,协调黄河下游河流自然生态功能与社会服务功能的均衡发挥。黄河下游河流健康评估指标体系在遵循全国河湖健康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优化。在水文水资源准则层中,取消了"流量变异程度"指标;在物理结构准则层中,增加了"主槽过流能力"指标;在水质状况准则层中,将"DO水质状况"和"耗氧有机物状况"综合为"水质状况"指标;在生物及栖息地准则层中,取消了"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指标,将"鱼类损失指数"调整为"珍稀濒危及特有土著鱼类生物损失指数",增加了"天然湿地保留率"指标和"珍稀濒危及特有土著鱼类栖息地状况"指标;在社会服务功能准则层中增加了"饮用水源地安全状况"、"景观舒适度"和"公众满意度"等指标。河流生态状况准则层和社会服务功能准则层不进行加权计算,河流健康状况由河流生态状况准则层和社会服务功能准则层分别进行表征。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8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水工程规划设计关键生态指标体系
    朱党生
    张建永
    廖文根
    史晓新
    程红光
    李扬
    [J]. 水科学进展, 2010, 21 (04) : 560 - 566
  • [2] 健康黄河的内涵及其指标
    刘晓燕
    张原峰
    [J]. 水利学报, 2006, (06) : 649 - 654+661
  • [3] 黄河下游河道湿地浅析
    郝伏勤
    高传德
    黄锦辉
    张建军
    王新功
    [J]. 人民黄河, 2005, (04) : 5 - 7+63
  • [4] 黄河健康生命初探
    刘晓燕
    孙扬波
    [J].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1) : 113 - 118
  • [5] 黄河断流对三角洲环境的恶性影响
    叶青超
    [J]. 地理学报, 1998, (05) : 3 - 10+99
  • [6] 黄河环境流研究[M]. 黄河水利出版社 , 刘晓燕, 2009
  • [7] 维持黄河健康生命[M]. 黄河水利出版社 , 李国英著, 2005
  • [9] The Water Fluxes of the Yellow River to the Sea in the Past 50 Years, in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Activities[J] . Xu Jiongxin.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 2005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