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城市的生态效率评价

被引:59
作者
李惠娟 [1 ,2 ]
龙如银 [1 ]
兰新萍 [1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2] 徐州工程学院经济学院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生态效率; 因子分析; 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X826 [生物评价、生态评价];
学科分类号
1204 ; 1402 ;
摘要
为深入把握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状况,本文引入生态效率概念,并用因子分析法测算了我国16座资源型城市2007年的生态效率,发现城市间的生态效率差异很大,最高值是最低值的3.9倍;资源型城市的生态效率值按煤炭类、金属类、综合类、石油类的顺序逐渐降低,煤炭类城市的生态效率是石油类城市的1.9倍,资源类型对城市的生态效率值影响较大,而且同一类型的资源型城市生态效率差别也较大,资源型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与规模对生态效率也有影响,但年龄对生态效率的影响较小,另外还发现居民的生活习惯与消费方式对城市的生态效率也有影响。部分资源型城市是末端治理及源头消减模式,但大部分资源型城市还是用传统模式发展经济,循环经济水平需要提高。
引用
收藏
页码:1296 / 130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基于能值和物质流的吉林省生态效率研究 [J].
李名升 ;
佟连军 .
生态学报, 2009, 29 (11) :6239-6247
[2]   基于物质流分析的江苏省区域生态效率评价 [J].
吴小庆 ;
王远 ;
刘宁 ;
陆根法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 (10) :890-895
[4]   基于物质流分析和数据包络分析的区域生态效率评价——以江苏省为例 [J].
张炳 ;
黄和平 ;
毕军 .
生态学报, 2009, 29 (05) :2473-2480
[5]   北京城市物质代谢的能值分析与生态效率评估 [J].
张妍 ;
杨志峰 .
环境科学学报, 2007, (11) :1892-1899
[6]   城市物质代谢的生态效率——以深圳市为例 [J].
张妍 ;
杨志峰 .
生态学报, 2007, (08) :3124-3131
[7]   生态效率方法研究进展与应用 [J].
吕彬 ;
杨建新 .
生态学报, 2006, (11) :3898-3906
[8]   生态效率是循环经济的合适测度 [J].
诸大建 ;
邱寿丰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 (05) :1-6
[9]   矿业城市经济发展规模效率评价与分析 [J].
龙如银 ;
汪鸥 .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06, (06) :48-56
[10]   穿越“环境高山”——论经济增长过程中环境负荷的上升与下降 [J].
陆钟武 ;
毛建素 .
中国工程科学, 2003, (12) :3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