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对中国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的影响

被引:5
|
作者
熊伟
杨婕
马占云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关键词
生物质能; 农作物秸秆资源; 气候变化; 影响;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K6 [生物能及其利用]; P40 [一般理论与方法];
学科分类号
080703 ;
摘要
生物质能在缓解能源紧张,降低气候变化影响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农作物秸秆作为其丰富重要的原料之一,它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将对我国生物质资源的综合利用有重要影响。气候变化会影响农作物秸秆产量,本研究利用CERES作物模型模拟了基本气候BS情景下(1961年-1990年)和SRES温室气体排放方案下B2情景的(2011年-2100年)我国三大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的秸秆生产量,分析并预测了未来气候变化对其秸秆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作物秸秆生产总量表现为先降低(2020s)后增加(2050s、2080s)的趋势,其中水稻的秸秆单产和总量将下降,而小麦和玉米的秸秆单产、总量则有增加趋势,尤其是小麦增加幅度更大;②未来气候变化将增大作物秸秆生产总量的年际波动,影响秸秆利用量的稳定性;③华北地区是未来三大作物秸秆总量增加的主要区域,有利于秸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东北的东部地区秸秆总量表现为大幅度的降低。本文成果属初步研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今后需要继续深入探讨,逐步降低研究中的不确定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926 / 193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 [1] 作物模型区域应用两种参数校准方法的比较
    熊伟
    林而达
    杨婕
    李迎春
    [J]. 生态学报, 2008, (05) : 2140 - 2147
  • [2] 21世纪生物质能研究
    梁卫平
    [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 (04) : 167 - 168
  • [3] 发展农村生物质能的设想与建议
    戴向荣
    蒋立科
    罗曼
    [J]. 世界农业, 2006, (07) : 52 - 55
  • [4] 我国生物质能利用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陈益华
    李志红
    沈彤
    [J]. 农机化研究, 2006, (01) : 25 - 27+30
  • [5] 中国农村户用沼气工程建设对减排CO2、SO2的贡献——分析与预测
    张培栋
    王刚
    [J].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12) : 147 - 151
  • [6] 生物质能研发展望
    匡廷云
    马克平
    白克智
    [J]. 中国科学基金, 2005, (06) : 326 - 330
  • [7] 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
    韩学凤
    张鹏
    易欣欣
    [J].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3, (03) : 226 - 230
  • [8] The Change of North China Climate in Transient Simulations Using the IPCC SRES A2 and B2 Scenarios with a Coupled Atmosphere-Ocean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J]. 布和朝鲁,Ulrich CUBASCH,林永辉,纪立人.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03(05)
  • [9] Simulation of the future change of East Asian monsoon climate using the IPCC SRES A2 and B2 scenarios[J]. BUEH Cholaw LASG, 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29, China.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3(10)
  • [10] CO2浓度升高与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研究进展
    白莉萍
    林而达
    [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3, (02) : 138 -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