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性/隐性教学与语言分析能力对二语知识习得的交互作用

被引:21
作者
苏建红
机构
[1] 江苏大学
关键词
显性教学; 隐性教学; 语言分析能力; 显性知识; 隐性知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09 [语文教学];
学科分类号
030303 ; 0501 ; 050102 ;
摘要
本研究将受试分成显性、隐性教学与附带学习三个组,每组高、低语言分析能力者各十五名,通过"前测-实验-即时后测-延时后测",探讨显性/隐性教学与语言分析能力对二语显性/隐性知识习得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对于显性/隐性知识习得,显性教学优于隐性教学,高语言分析能力者好于低语言分析能力者;但显性教学于低语言分析能力者优势更大,而高语言分析能力者在隐性教学下优势更明显;不管显性还是隐性教学,也不论语言分析能力高低,显性知识的提高均大于隐性知识,但后者延时效果更好。
引用
收藏
页码:385 / 392+437 +43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二语习得中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关系的实证研究 [J].
苏建红 .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2, (01) :26-30
[2]   思维方式与元语言知识关系实证研究——语言分析能力的中介作用 [J].
苏建红 .
外语教学, 2012, 33 (01) :61-65
[3]   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诱导式模仿研究 [J].
顾琦一 ;
杭玲莉 .
现代外语, 2011, 34 (03) :262-270+329
[5]   学习者思维方式个体差异对英语语言技能的影响——以显性/隐性知识为中介 [J].
苏建红 .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1, 43 (01) :118-129+160
[6]   输入与输出方式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J].
蔡芸 .
现代外语, 2009, 32 (01) :76-84+110
[7]   THE ROBUSTNESS OF APTITUDE EFFECTS IN NEAR-NATIV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J].
Abrahamsson, Niclas ;
Hyltenstam, Kenneth .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2008, 30 (04) :481-509
[8]   Metalinguistic knowledge and language ability in university-level L2 learners [J].
Roehr, Karen .
APPLIED LINGUISTICS, 2008, 29 (02) :173-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