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下游河道健康状况评价与治理对策

被引:34
|
作者
胡春宏 [1 ]
陈建国 [1 ]
孙雪岚 [2 ]
郭庆超 [1 ]
机构
[1]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 太原理工大学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关键词
黄河下游; 河道健康评价; 指标体系; 水沙过程;
D O I
10.13243/j.cnki.slxb.2008.10.008
中图分类号
TV143 [河流动力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河流健康包括河道健康、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和河流的社会经济价值。本文以黄河下游河道健康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河流健康与河道健康的关系,采用8个评价指标对黄河下游河道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世纪50~60年代黄河下游3个河段健康状况较好,为健康与亚健康等级,70年代以后3个河段健康状况逐年恶化,至2000年左右健康状况达到最低点,特别是花园口-高村河段,为亚病态等级,2000年以后由于黄河水量统一调度和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等下游河道健康状况有了较大程度的好转,达到亚健康等级。维持黄河下游河道健康的有效途径是"增水、减沙、调节水沙过程",建立完善的黄河水沙调控体系是今后黄河治理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还提出了多沙粗沙区治理、修建古贤水库、塑造与维持下游中水河槽等6项黄河下游治理的相关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1189 / 119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孙雪岚
    胡春宏
    [J]. 泥沙研究, 2008, (04) : 21 - 27
  • [2] 河流健康的内涵及表征
    孙雪岚
    胡春宏
    [J]. 水电能源科学, 2007, (06) : 25 - 28+6
  • [3] 基于ELMAN网络的河流健康复杂系统综合评价
    王伟
    杨晓华
    陈强
    [J]. 水电能源科学, 2007, (02) : 1 - 4
  • [4] 河流健康状况的表征及其评价
    吴阿娜
    杨凯
    车越
    袁雯
    [J]. 水科学进展, 2005, (04) : 602 - 608
  • [5] 论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关键技术与调控措施
    胡春宏
    陈建国
    郭庆超
    陈绪坚
    [J].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5, (01) : 3 - 7
  • [6] 河流健康的内涵
    董哲仁
    [J]. 中国水利, 2005, (04) : 15 - 18
  • [7] 黄河治理的终极目标是“维持黄河健康生命”
    李国英
    [J]. 人民黄河, 2004, (01) : 1 - 2+46
  • [8] 黄河水沙过程变异及河道的复杂响应[M]. - 科学出版社 , 胡春宏等著,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