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馆学习的历史、现实与未来:研究焦点与发展动态述评

被引:5
作者
王婷
郑旭东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关键词
场馆学习; 文化转向; 人工制品; 博物馆教育工作者;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0-057 [教育技术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文章站在历史、现实与未来的交叉点上,对场馆学习的研究焦点与发展动态进行了评述。文章认为,场馆学习研究焦点与方法的历史变迁经历了从基于人口学视角的场馆学习之描述性研究这一早期形态向基于人类学视角的场馆学习之解释性研究的文化转向,社会文化视角已经成为场馆学习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在这一总体框架下,场馆学习研究的基本范畴包括学习机制、学习环境、人工制品、支撑技术、支持服务及学习评价。文章在对国内场馆学习研究的最新动态进行剖析评述的基础上,对未来研究议题进行了展望,认为当前我国的场馆学习研究已成为一个为教育技术学、心理学、教育学(尤其是科学教育)以及传统的博物馆学等多学科共同关注的跨学科领域,未来需要通过多学科协同全面推进在学习机制、学习环境、人工制品、支撑技术、支持服务及学习评价等方面的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场馆学习的评价:资源与学习的视角 [J].
张燕 ;
梁涛 ;
张剑平 .
现代教育技术, 2015, (10) :5-11
[2]   场馆中的情境学习模型及其发展 [J].
许玮 ;
张剑平 .
现代教育技术, 2015, 25 (09) :5-11
[3]   新兴信息技术在场馆学习中的创新应用:现状、趋势与挑战 [J].
郑旭东 ;
李志茹 .
现代教育技术, 2015, 25 (06) :5-11
[4]   科技场馆学习中的人工制品及其中介价值 [J].
郑旭东 ;
聂海林 .
现代教育技术, 2015, (05) :40-46
[5]   场馆学习中的参观者研究:进展与挑战 [J].
孟红娟 ;
郑旭东 .
现代教育技术, 2015, 25 (04) :5-11
[6]   从博物馆教育到场馆学习的演进:历史与逻辑 [J].
郑旭东 .
现代教育技术, 2015, 25 (02) :5-11
[7]   论场馆学习支持设计 [J].
李利 .
现代教育技术, 2014, 24 (05) :19-25
[8]   场馆科学学习:本质特征与影响因素 [J].
伍新春 ;
曾筝 ;
谢娟 ;
康长运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05) :13-19
[9]  
Free-choice environmental learning: framing the discussion[J] . John H. Falk.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Research . 2005 (3)
[10]  
Artifact Mediation in Dewey and in Cultural-Historical Activity Theory[J] . Reijo Miettinen. Mind, Culture, and Activity . 200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