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院语言教育一议

被引:8
|
作者
李宇明
机构
[1] 不详
[2] 北京语言大学
[3] 不详
关键词
汉语; 第二语言教育; 语境补偿; 兴趣激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195 [对外汉语教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语环境在语言学习中占据异常重要的地位。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教育,过去多是在目的语环境下进行的,随着"对外汉语教学"向"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域外开展的汉语教育越来越多,亟需对非目的语环境中的汉语教育进行研究。本文认为,非目的语环境中的汉语教育,关键是语境补偿和激发学习兴趣,其中有微观层面的诸多技巧,但更需重视宏观层面的谋划,例如:阳性教育问题,促进汉语教育的"边学边用"问题,处理好中外文化的同异问题,教育内容"两贴近"问题,促进汉语教育"本地化"问题,提升汉语的学习价值问题等。这些方面的谋划不仅关乎汉语教育,也关乎汉语的国际传播,乃至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等大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毛泽东著作设问句研究[J]. 李宇明.中国语文. 1993 (06)
  • [2] 太平洋地区的语言规划和语言教育规划[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美) 卡普兰 (Kaplan, 2014
  • [3] 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M]. 商务印书馆 , (英) 赖特, 2012
  • [4] 从外语教育到跨文化公民教育[M]. 外文出版社 , 韩慧, 2012
  • [5] 美国语言政策研究[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周玉忠, 2011
  • [6] 澳大利亚语言政策研究[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王辉, 2010
  • [7] 语言帝国[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英) 奥斯特勒 (Ostler, 2009
  • [8] 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M].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 毕继万, 2009
  • [9] 汉语教学[M]. 商务印书馆 , 崔希亮, 2007
  • [10]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 刘〓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