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养负担对已婚青年女性劳动供给及家务分配的影响研究——基于Heckman两阶段选择模型的实证检验

被引:10
作者
程璆
郑逸芳
许佳贤
机构
[1] 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已婚青年女性; 家务分配; 劳动供给; Heckman两阶段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3.68 [妇女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摘要
文章基于2012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运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分析了抚养负担等因素对已婚青年女性劳动供给和家务分配的影响,探讨了已婚青年女性劳动供给与家务分配的逻辑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老幼抚养负担对已婚青年女性的劳动供给状况和家务分配存在不同的影响,子女数量在性别上对其劳动供给的影响会存在差异性,男孩数量和女孩数量虽均会负向影响其劳动参与,但男孩比女孩对母亲外出工作的牵制阻碍更强;老人数量则会负向影响女性的家务分配和时间投入。另外,联立方程估计结果和Pearson检验表明,其劳动参与状况与家务分配状况彼此间是相互独立的,且劳动参与行为会挤压家务劳动的时间投入。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新世纪以来家庭照料对女性劳动参与影响的研究综述 [J].
吕利丹 .
妇女研究论丛, 2016, (06) :109-117
[2]   家务劳动分工与青年女性性别意识 [J].
曾维芳 .
青年研究, 2016, (03) :87-93+96
[3]   伦理沦丧抑或是伦理转向 现代化视域下中国农村家庭资源的代际分配研究 [J].
狄金华 ;
郑丹丹 .
社会, 2016, 36 (01) :186-212
[4]   家庭庇护、体制庇护与工作家庭冲突——中国城镇女性的就业状态与主观幸福感 [J].
吴愈晓 ;
王鹏 ;
黄超 .
社会学研究, 2015, 30 (06) :122-144+244
[5]   城镇双职工家庭夫妻合作型家务劳动模式——基于2010年中国第三期妇女地位调查 [J].
佟新 ;
刘爱玉 .
中国社会科学, 2015, (06) :96-111+207
[6]   替代效应还是收入效应?——家庭老年照料对女性劳动参与率的影响 [J].
范红丽 ;
陈璐 .
人口与经济, 2015, (01) :91-98
[7]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居住方式差异分析——基于logistic差异分解模型 [J].
原新 ;
穆滢潭 .
人口研究, 2014, 38 (04) :27-36
[8]   性别观念、现代化与女性的家务劳动时间 [J].
於嘉 .
社会, 2014, 34 (02) :166-192
[9]   城乡差别对中国居民家庭时间配置的影响——以家务劳动时间为例 [J].
张锦华 ;
胡军辉 .
中国人口科学, 2012, (06) :83-92+112
[10]   子女数量对已婚女性劳动供给和工资的影响 [J].
张川川 .
人口与经济, 2011, (05) :2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