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雄安新区的逻辑和十大关键问题

被引:11
|
作者
张可云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雄安新区; 京津冀协同发展; 建设模式;
D O I
10.14017/j.cnki.2095-5766.2017.0163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设立雄安新区既是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所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又是贯彻落实五个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示范区的一项重大历史性战略选择。从京津冀内部发展格局来看,雄安新区设立的现实逻辑是解决京津冀区域差距过大,多种区域病并存,区域内部不同行政区域间利益矛盾与冲突不断,要素流动不合理等协同发展问题,进而实现构建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和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目标。从区域发展生命周期规律来看,雄安新区设立的理论逻辑是促进北京和天津成为典型的高水平要素净流出区,河北成为典型的要素净流入区这种京津冀协同发展理想目标的具体安排。而实现雄安新区战略目标需要处理好十个关键问题,即雄安新区设立的主要意图,主要定位,建设规模,将承接的功能,建设速度,建设模式,人地协调,行政建制,政策支持,以及对雄安新区未来的影响评价。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千年大计 国家大事[N]. 陈振凯. &nbsp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 (005)
  • [2] 发改委:将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雄安新区建设[N]. 索寒雪. &nbsp中国经营报. 2017 (A02)
  • [3]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打造经济转型升级新增长极[N]. 卓尚进. &nbsp金融时报. 2017 (001)
  • [4] 专家详解雄安新区建设:千年大计创新为要[N]. 周潇枭. &nbsp21世纪经济报道. 2017 (002)
  • [5] 掘金京津冀协同发展“升级版”[N]. 徐伟平. &nbsp中国证券报. 2017 (A01)
  • [6] 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的新导向
    张汉飞
    [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4, (04) : 101 -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