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网络的通达性评价与演化机理

被引:37
|
作者
王成金 [1 ]
王伟 [1 ,2 ]
张梦天 [1 ,2 ]
程佳佳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不详
关键词
中国; 道路网络; 可达性; 演化; 发展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1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现代交通方式产生之前,传统道路设施及道路运输是主要交通方式,成为各历史时期社会经济联系的主要途径,本文力图探究道路设施网络的长期演化规律。为此,本文以具有国家意义的"国道"为研究对象,以商周以来3500年为时间尺度,设计了道路网发育指标和可达性—最短距离模型;刻画了中国道路网的拓展和演化过程,总结各时期的发展特征、空间格局及模式,揭示演变规律;评价了道路网的结构特征、成熟水平与连通性,分析各时期的可达性格局及演变,识别可达性优势与劣势区域;考察了道路网演变与中国社会—经济系统的关系机制。研究发现,中国道路网遵循了"内陆扩张"模式尤其从内陆向边疆拓展,可达性形成明显的"核心—边缘"中心圈层格局,并同国防建设和国家集权、邮驿系统、贸易运输有紧密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496 / 1509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9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