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江下游及河口沉积物总碳的地球化学特征附视频

被引:4
|
作者
龚松柏 [1 ]
高爱国 [1 ]
林建杰 [2 ]
朱旭旭 [1 ]
侯昱廷 [1 ]
张延颇 [1 ]
机构
[1] 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
[2] 福州市海洋与渔业技术中心
关键词
海洋化学; 总碳; 地球化学特征; 影响因子; 沉积物; 闽江河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42 [水文化学]; P743 [海洋动力资源开发]; X143 [环境水文学];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分析了闽江下游及河口区的表层水质、悬浮物和沉积物样品,探讨了沉积物总碳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影响因素,及与其他河流的异同.结果表明,对于相同站位,夏季沉积物总碳占比平均为1.74%,略高于秋季的1.70%,两者差异不明显.研究区沉积物总碳占比为1.21%4.84%,平均为1.82%,从水口水库至福州市区河段,其含量逐渐升高,在北港达到最高值,而后由河口向外海逐渐降低,呈现"低-高-低"的分布特征.秋季悬浮物含量和化学需氧量(COD)高值区范围大于夏季,且含量也更高.研究区悬浮物含量、COD、颗粒态总碳均呈现先升后降的分布特征,悬浮物中总碳的含量则呈现从库区经河口向外海减少的趋势.沉积物总碳与悬浮物总碳、悬浮物含量、COD总体显著相关,悬浮物的沉降-再悬浮-再沉降过程是影响沉积物总碳分布的重要因素;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水、农田和畜禽水产养殖废物是有机物的主要来源.闽江口沉积物总碳含量低于黄河、长江,而与其他中小型河口相近,处于国内河口较低水平,这与流域内源岩特性、有机物输入量以及沉积物粒度等相关.北港段沉积物总碳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河流,有机污染较为严重,将成为影响水体水质的潜在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321 / 32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 [1] 中国部分河口及其近海水域缺氧现象研究
    龚松柏
    高爱国
    倪冠韬
    朱旭旭
    张延颇
    侯昱廷
    [J]. 水资源保护, 2017, 33 (04) : 62 - 69
  • [2] 我国典型潮间带不同形态氮的空间分布特征
    郭慧丽
    王玉珏
    高伟明
    王艳霞
    刘东艳
    [J]. 海洋环境科学, 2016, (05) : 678 - 684
  • [3] 广西北部湾典型入海河流上中下游城市河段沉积物碳氮磷富集特征
    刘建伟
    余小璐
    张建兵
    姚秋翠
    胡宝清
    [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6, 38 (07) : 36 - 41
  • [4] 海河流域水体沉积物碳、氮、磷分布与污染评价[J]. 程先,孙然好,孔佩儒,陈利顶.应用生态学报. 2016(08)
  • [5]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沉积环境演化与碳的累积
    魏梦杰
    叶思源
    丁喜桂
    袁红明
    赵广明
    王锦
    [J]. 海洋科学, 2015, 39 (04) : 64 - 72
  • [6] 大辽河口COD与DO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杨福霞,简慧敏,田琳,姚庆祯.环境科学. 2014(10)
  • [7] 闽江河口湿地沉积物生源要素含量及生态风险评价
    胡敏杰
    邹芳芳
    仝川
    胡伟芳
    纪钦阳
    [J]. 水土保持学报, 2014, 28 (03) : 119 - 124
  • [8] 北部湾北部滨海湿地沉积物中砷与镉和汞元素的分布与累积
    甘华阳
    梁开
    林进清
    郑志昌
    闫章存
    [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3, 33 (03) : 15 - 28
  • [9] 海洋沉积物有机碳和总氮分析方法
    白亚之
    刘季花
    张辉
    高晶晶
    崔菁菁
    [J]. 海洋环境科学, 2013, (03) : 444 - 447+459
  • [10] 长江水中悬浮物含量与矿物和化学组成及其地质环境意义
    丁悌平
    高建飞
    石国钰
    陈峰
    王成玉
    韩丹
    罗续荣
    [J]. 地质学报, 2013, 87 (05) : 634 - 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