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8 条
基于GIS的区域干旱灾害风险区划研究
被引:32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蒋尚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省水利部淮委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水资源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金菊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合肥工业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研究所 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郦建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周玉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合肥工业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研究所 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刘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合肥工业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研究所 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机构:
[1] 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2] 安徽省水利部淮委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水资源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3] 合肥工业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研究所
[4] 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来源:
关键词:
干旱灾害风险;
区划;
地理信息系统;
淮河流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43 [自然灾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自然灾害风险理论,从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暴露性、承灾体易损性、防灾减灾能力等4个子系统选取指标,建立干旱灾害风险指数模型,结合GIS中自然断点分类法进行聚类分析,全面综合地分析各地区相关性和差异性。以淮河流域为研究实例,根据拟定的区划原则,采用"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区划方法,将淮河流域分为6个旱灾风险分区,并对区划结果进行分析,为因地制宜地采取工程和非工程的防灾减灾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98 / 20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 [1] 基于GIS技术的内蒙古地区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及评估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2, (07) : 71 - 77李喜仓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白美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杨晶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邸瑞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高志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 [2] 基于GIS的徐水县干旱灾害风险区划[J].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12, 35 (01) : 54 - 58杨丰政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景元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 [3] 基于格网GIS的豫北地区干旱灾害风险区划[J]. 灾害学, 2012, 27 (01) : 55 - 58赵静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自然灾害研究所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自然灾害研究所张继权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自然灾害研究所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自然灾害研究所严登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自然灾害研究所佟志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自然灾害研究所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自然灾害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4] 我国山洪灾害防治区划方法研究[J]. 中国水利, 2007, (14) : 21 - 24马建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张平仓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任洪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
- [5] 基于GIS技术的洪涝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研究——以辽河中下游地区为例[J]. 自然灾害学报, 2005, (06) : 141 - 146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韩俊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 [6] 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J]. 水利学报, 2004, (03) : 65 - 70金菊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魏一鸣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丁晶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 [7]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重庆市自然灾害综合区划及评价[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4) : 627 - 632蒋勇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南师范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况明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南师范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李林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南师范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冯绍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南师范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方佳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南师范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高方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南师范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何凌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南师范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曹晓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南师范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杨定中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南师范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
- [8] 云南省金沙江流域干旱灾害区划研究[J]. 山地学报, 2002, (S1) : 49 - 56杨子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云南昆明
- [9] 中国农业自然灾害综合区划方案[J]. 自然灾害学报, 2000, (04) : 16 - 23王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科学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史培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科学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 [10]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自然灾害区划的方法研究[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3) : 410 - 416王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