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理事会的亚洲观察员与北极治理

被引:10
作者
刘惠荣
陈奕彤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
关键词
北极理事会; 观察员; 亚洲观察员;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北极治理;
D O I
10.14086/j.cnki.wujss.2014.03.012
中图分类号
D993.5 [海洋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9 ; 030206 ; 030609 ;
摘要
北极理事会最近新授予的亚洲观察员在北极事务的参与中具有一定共性,在科研、航运、环保等领域均有不同程度的参与,并对相关规制有其影响力。北极理事会通过出台观察员手册等文件,对其身份和活动内容进行了限制;同时又希望其在尊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北极基本法律框架的前提下为北极事务做出贡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其他有关公约是亚洲观察员参与北极事务的法律依据。北极治理的区域—全球性需要亚洲观察员的参与,以及全球决策机构的特别考虑。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5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北极治理论纲:中国学者的视角 [J].
程保志 .
太平洋学报, 2012, 20 (10) :62-71
[2]   北极治理机制变迁及中国的参与战略研究 [J].
孙凯 ;
郭培清 .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12, (02) :118-128
[3]   北极法律问题的气候变化视野 [J].
刘惠荣 ;
陈奕彤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03) :1-5
[4]   北极环境治理中的软法因素:以北极环境保护战略为例 [J].
董跃 ;
陈奕彤 ;
李升成 .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01) :17-22
[5]   北极问题的国际法分析和思考 [J].
黄志雄 .
国际论坛, 2009, (06) :8-13+77
[7]  
国际法与环境[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英) 波尼 (Birnie, 2007
[8]  
The Ilulissat Declaration .2 http://www.oceanlaw.org/downloads/arctic/IlulissatDeclaration.pdf .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