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权问责、服务提升与电子政务的清廉效应——基于中国282个地级市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30
作者
张军 [1 ]
倪星 [2 ,3 ]
机构
[1]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2]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3] 中山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
电子政务; 腐败; 反腐败; 技术反腐;
D O I
10.19735/j.issn.1006-0863.2020.03.10
中图分类号
D63 [国家行政管理]; D262.6 [党的纪律检查工作];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0308 ;
摘要
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推进反腐败斗争和政务信息技术的运用提出了明确要求,而电子政务能否以及如何影响地区清廉水平在实证研究中尚未得到充分的验证。本文采用中国282个地级市政府的相关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电子政务确实能够显著提升地区的清廉水平,地区电子政务发展水平越高,公众经历的索贿、贪污类腐败事件比例越低,对政府的清廉感知水平越高。进一步的分析表明,电子政务发展是通过控权问责和服务提升两种内在机制改善了地区的清廉水平,前者显著减少了地区公职人员的索贿行为,而后者在提升公众的清廉感知水平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我国地方政府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限制了其在廉政治理中的潜力发挥,未来应采取措施推进电子政务在政务公开和在线服务等方面的纵深化和高质量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整体政府视角下政府治理模式变革研究——以浙、粤、苏、沪等省级“互联网+政务服务”为例 [J].
翟云 .
电子政务, 2019, (10) :34-45
[2]   “互联网+政务服务”:成绩、困境和建议 [J].
谢小芹 .
电子政务, 2019, (06) :62-72
[3]   廉洁拐点的地方经验与政策意涵——基于G省廉情评估调查数据的分析 [J].
倪星 ;
张军 .
政治学研究, 2018, (05) :39-53+125
[4]   腐败的测量与识别 [J].
朱琳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57 (05) :173-180
[5]   “互联网+政务服务”流程再造的路径 [J].
顾平安 .
中国行政管理, 2017, (09) :28-31
[6]   民主、主观经济评价与腐败感知——基于亚洲、非洲与拉美舆情表合并数据的多层分析 [J].
李辉 ;
呼和那日松 ;
唐敏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5, (03) :162-174
[7]   中国电子政务“十二五”的进展回顾与评价 [J].
杨道玲 ;
王璟璇 .
电子政务, 2015, (04) :2-10
[8]   电子政务与反腐败关系的多维度思考 [J].
夏义堃 .
电子政务, 2013, (01) :67-74
[9]   电子政务反腐败的潜力挖掘及其策略选择 [J].
张锐昕 ;
刘红波 .
中国行政管理, 2010, (09) :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