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家庭人口流动模式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17
作者
杨中燕
朱宇
林李月
谭苏华
机构
[1]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
[2] 福建师范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3] 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核心家庭; 家庭化流动; 影响因素;
D O I
10.15884/j.cnki.issn.1007-0672.2015.03.004
中图分类号
C924.2 [中国人口];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利用2012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运用多元逻辑斯蒂回归分析方法,从人力资本禀赋、家庭户特征、家庭经济特征以及家庭年龄特征四个方面分析了核心家庭人口流动模式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受教育程度高的妻子,流动夫妻与子女分居的可能性更低;在外流动时间越久,流动家庭的完整程度不会随之提高。流动家庭分居的可能性随着子女数量的增多而提高,有子女就业的流动家庭其家庭化的完整程度将下降。流动家庭在流入地城市的月收入越高,流动家庭举家迁移的可能性大大提高;往老家汇款金额越多,流动家庭的完整程度越低。流动夫妻的初婚初育年龄的大小是影响流动家庭完整程度的重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流动人口家庭化迁居水平与迁居行为决策的影响因素研究 [J].
盛亦男 .
人口学刊, 2014, 36 (03) :71-84
[2]   流动家庭的现状与特征分析 [J].
杨菊华 ;
陈传波 .
人口学刊, 2013, 35 (05) :48-62
[3]   返乡农民工职业梯次流动研究——以安徽三市调查为例 [J].
张航空 ;
马芒 .
人口与发展, 2013, 19 (03) :14-20
[4]   “举家迁徙”背景下流动人口家庭模式问题之探讨 [J].
陈蓉 .
改革与开放, 2012, (23) :35-37
[5]   人口流动家庭化及其影响因素——以北京市为例 [J].
陈卫 ;
刘金菊 .
人口学刊, 2012, (06) :3-8
[6]   中国流动人口带眷系数及其影响因素 [J].
王志理 ;
王如松 .
人口与经济, 2011, (06) :9-16
[7]   中国流动人口梯次流动的实证研究 [J].
杜鹏 ;
张航空 .
人口学刊, 2011, (04) :14-20
[8]   流动人口的家庭结构——以北京市为例 [J].
张文娟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9, (06) :88-92
[9]   人口流动家庭化过程和个体影响因素研究 [J].
侯佳伟 .
人口研究, 2009, 33 (01) :55-61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动的九大趋势 [J].
段成荣 ;
杨舸 ;
张斐 ;
卢雪和 .
人口研究, 2008, (06) :3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