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小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政策的创新与发展

被引:16
作者
李芳 [1 ,2 ]
机构
[1] 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
[2]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关键词
新时代; 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政策创新;
D O I
10.15946/j.cnki.1001-7178.2019.03.007
中图分类号
G631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学科分类号
030505 ;
摘要
新时代对民族团结"生命线"的战略地位定位、对民族团结现实格局与理论基础的阐述、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目标的确立、对通过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民族团结的实践路径设计,为中小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政策创新提出了全新的战略要求。同时,中小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要求对"如何建立常态化机制""如何实现全面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如何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进行教育政策创新。适应新时代新要求,中小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政策创新应致力于紧扣新时代新要求,加强教育政策规划意识,统筹规划,做好顶层设计,构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全范围、全思维、全方位"育人政策体系;准确定位,坚持整体、系统、长远思维及价值理性等价值取向;合理整合,以教育规律为指引构建中小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机制;有力保障,建立并完善中小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协同创新工作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6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十八大以来党的民族理论的若干创新.[N].王怀强;.中国民族报.2015,
[2]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M].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出版社.2015,
[3]   新时代民族团结教育的认知与创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论述 [J].
祁帆 ;
徐柏才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 38 (05) :35-39
[4]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机理、功能与嬗变——一个系统论的分析框架 [J].
青觉 ;
赵超 .
民族教育研究, 2018, 29 (04) :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