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分析

被引:102
|
作者
郑长德
刘帅
机构
[1] 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碳排放; 经济增长; 空间计量经济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96 [环境经济学];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 ; 0201 ; 020106 ;
摘要
本文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我国各省份的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各省份的碳排放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一定的空间正自相关性,碳排放量最高的省份多处于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如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地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和以广东为核心的珠三角地区,而次之的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如中部的山西、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和西南地区;我国各省份的碳排放在空间分布上存在一定的空间集群效应,如环渤海地区就表现出高碳排放的空间集群效应,而西部地区的西藏、新疆、甘肃、青海却表现出低碳排放的空间集群效应。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呈现出正相关关系,高碳排放的地区多处于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而低碳排放的地区多处于经济落后的内陆地区;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依赖性较强,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弹性系数约为0.8左右,说明在未来的短时间内很难实行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8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