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区农村小康社会建设进程中的人口贫困化问题研究

被引:6
作者
陈德祥
吕学芳
机构
[1] 吉首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武陵山区农村; 小康社会建设; 人口贫困化; 对策;
D O I
10.15884/j.cnki.issn.1007-0672.2009.02.014
中图分类号
C912.82 [农村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新世纪,武陵山区农村贫困人口散居分布在自然条件恶劣的边区,贫困切口率高、贫困程度深、返贫率高、扶贫开发难度大,已经严重制约了武陵山区小康社会建设的历史进程。恶劣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要素差造成经济发展的先天不足;历史性贫困造成经济发展的起点基础低;人力资源供给不足、政策制度设计不当造成的经济发展后天弱化;社会封闭、思想观念保守的加剧共同导致武陵山区农村人口贫困化。扶贫开发、人力资源开发以及引导贫困人口合理有序的流动迁移是治理武陵山区农村人口贫困化的主要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05+109 +10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2]   欠发达地区的精神贫困与精神脱贫思路探析 [J].
余德华 ;
麻朝晖 .
社会科学, 2001, (02) :59-63
[3]  
人口可持续发展与农村反贫困研究.[M].李嘉岩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4]  
潜网中的企求.[M].游俊;龙先琼著;.贵州民族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