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碳排放达峰值分析

被引:9
|
作者
孙维 [1 ,2 ,3 ,4 ]
余卓君 [1 ,2 ,3 ,4 ]
廖翠萍 [1 ,2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
[3] 广东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究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4]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能源消费量; 碳排放; 峰值目标; 广州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0202 ; 020202 ;
摘要
本文对城市达峰值的规律以及峰值研究方法进行了梳理,研究广州市碳排放峰值时先对广州市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分解分析,随后基于相关规划对广州市的碳排放峰值进行了情景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和人口规模是促进广州市碳排放的两个主要因素。经济增长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未来人口增长将不会是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产业结构、能源强度和碳排放系数都是减缓广州市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其中能源强度的减排贡献度最大。未来广州市能源消费总量将持续增加,在高经济增速的情况下,广州市至2030年仍未达到碳排放峰值;在较低经济增速的情况下,广州市在2020年左右便可实现碳排放峰值。要实现碳排放达峰,必须引导合理的能源消费需求,加大节能力度;加快产业转型,大力发展低碳技术;大力发展天然气和新能源。
引用
收藏
页码:246 / 25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CO2排放峰值分析:中国的减排目标与对策[J]. 何建坤.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12)
  • [2] 中国碳排放因素分解:基于LMDI分解技术[J]. 郭朝先.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12)
  • [3] 中国能源消费排放的CO测算
    周伟
    米红
    [J]. 中国环境科学 , 2010, (08) : 1142 - 1148
  • [4] 2050年中国碳排放量的情景预测——碳排放与社会发展Ⅳ
    岳超
    王少鹏
    朱江玲
    方精云
    [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46 (04) : 517 - 524
  • [5] 基于经济模拟的中国能源消费与碳排放高峰预测
    朱永彬
    王铮
    庞丽
    王丽娟
    邹秀萍
    [J]. 地理学报, 2009, 64 (08) : 935 - 944
  • [6] 中国二氧化碳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林伯强
    蒋竺均
    [J]. 管理世界, 2009, (04) : 27 - 36
  • [7] 中国2050年的能源需求与CO排放情景
    姜克隽
    胡秀莲
    庄幸
    刘强
    朱松丽
    [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8, (05) : 296 - 302
  • [8] 基于LEAP模型的中国未来能源发展前景研究
    迟春洁
    于渤
    张弛
    [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4, (05) : 73 - 74
  • [9] 广州统计年鉴[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广州市统计局, 2014
  • [10] STIRPAT, IPAT and ImPACT: analytic tools for unpacking the driving forces of environmental impacts[J] . Richard York,Eugene A Rosa,Thomas Dietz. Ecological Economics . 200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