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宪权角度透视新中国宪法的发展

被引:31
作者
李忠夏
机构
[1] 山东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制宪权; 全面修宪; 立宪时刻; 五四宪法; 八二宪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1 [国家法、宪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主权与宪法的关系是宪法学中的固有难题,其背后隐藏的是政治一元论和多元论之间的差异。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制宪活动深刻反映了一种政治决定论的革命逻辑,并在"八二宪法"之后凸显出这种政治逻辑与改革开放所产生的多元主义之间的冲突。在此背景下,保持以宪法为基础的法律系统的自主性是现代国家的宿命,"国家的生存"并不能成为"违宪"的根据,而恰恰应以宪法的生存为前提,因为在现代语境下,"民主"已成为国家的正当性基础,而只有宪法才能凸显出民主的真正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618 / 641
页数:24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1]   宪法实施与中国社会治理模式的转型 [J].
韩大元 .
中国法学, 2012, (04) :15-25
[3]   革命与法治:中国道路的理解 [J].
强世功 .
文化纵横, 2011, (03) :36-42
[4]   论1949年《共同纲领》的制定权 [J].
韩大元 .
中国法学, 2010, (05) :5-15
[5]   人民既不出场也不缺席西耶斯的民族制宪权理论解读 [J].
陈端洪 .
中外法学, 2010, 22 (01) :81-103
[6]   中国道路:三十年与六十年 [J].
甘阳 .
读书, 2007, (06) :3-13
[7]   试论制宪权和修宪权的同质性 [J].
陈斯彬 .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1) :55-60
[8]   修宪权的隐含界限问题——美国宪法学理论关于宪法修改界限的争论 [J].
杜强强 .
环球法律评论, 2006, (04) :400-412
[9]   庶民的胜利——中国民主话语考论 [J].
王人博 .
中国法学, 2006, (03) :30-45
[10]   修宪权之“基本架构限制”——印度最高法院关于宪法修改限制的理论与实践 [J].
杜强强 .
法商研究, 2006, (03) :151-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