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15 条
地理综合研究方法的发展与思考
被引:14
|作者:

闾国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省地理环境演化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 南京师范大学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周成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师范大学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林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陈旻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省地理环境演化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 南京师范大学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温永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省地理环境演化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 南京师范大学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3] 江苏省地理环境演化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
[4]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5]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地理综合;
地理模态;
地理规律;
地理分析;
地理建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2 [教学理论、教学法];
K90 [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地理系统是一个复杂巨系统,地理综合研究是整体性认知与理解地理系统的重要途径.随着地理学的发展演进,地理综合成为新时期地理学创新与突破的根本任务;发展地理综合的理论方法,成为防止地理学空心化,建立地理学核心理论的重要途径.然而,传统地理综合方法多采用"先分后综"的思路,导致"易分难综",地理综合方法体系亟待进一步探索.本文总结了现有地理综合相关研究及方法,分析了阻碍地理综合研究方法发展的根结所在,提出了发展基于地理模态的地理综合研究方法新构想.地理模态作为地理系统规律性认知的描述形式与表达机制,是比地理要素与地理过程更高层次的抽象载体;以多层次地理模态的有机聚合、有序迭代形成地理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认知,有望指导后期地理系统的综合研究与模型重构.基于地理模态的地理综合研究方法将试图打通片段地理认知到综合地理认知的双向通道,构建地理数据到地理规律再到综合地理认知的模型方法,推动地理综合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的协同演进,促进地理综合研究的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2542 / 2554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15 条
- [1] 中国目前和未来水文气候模态的变化特征(英文)[J]. Science Bulletin, 2020, 65 (13) : 1061 - 1063黄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Key Laboratory of Western China's Environmental Systems (Ministry of Education), College of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Lanzhou University Key Laboratory of Western China's Environmental Systems (Ministry of Education), College of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Lanzhou University刘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Department of Geosciences, University of Key Laboratory of Western China's Environmental Systems (Ministry of Education), College of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Lanzhou University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陈建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Key Laboratory of Western China's Environmental Systems (Ministry of Education), College of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Lanzhou University Key Laboratory of Western China's Environmental Systems (Ministry of Education), College of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Lanzhou University冯松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Department of Geosciences, University of Key Laboratory of Western China's Environmental Systems (Ministry of Education), College of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Lanzhou University
- [2] CMIP5模式对东太平洋ITCZ偶极子模态模拟能力的评估[J]. 热带海洋学报, 2021, 40 (01) : 44 - 57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郑小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 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3] 论地理学的特性与基本问题[J]. 地理科学, 2020, 40 (01) : 6 - 11宋长青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张国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理学会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程昌秀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陈发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 [4] 理解地理“耦合”实现地理“集成”[J]. 地理学报, 2020, 75 (01) : 3 - 13宋长青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程昌秀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叶思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培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 [5] 基于EOF分析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渔场的海洋环境[J]. 海洋学研究, 2019, 37 (02) : 81 - 94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刘大召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广东海洋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广东海洋大学海洋与气象学院刘贝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广东海洋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广东海洋大学海洋与气象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6] 基于EOF和HHT的多站点降雨场随机模拟方法研究[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55 (02) : 263 - 271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孟耀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应急管理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地理科学学部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应急管理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地理科学学部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伍甘霖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应急管理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地理科学学部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应急管理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地理科学学部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7] 基于神经网络的二类水体大气校正[J]. 地理空间信息, 2019, (01) : 54 - 57+11沈菊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王得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 [8]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水源涵养服务空间格局优化[J]. 地理学报, 2018, 73 (09) : 1809 - 1822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李晶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李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杨晓楠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9] 新时代地理复杂性的内涵[J]. 地理学报, 2018, 73 (07) : 1204 - 1213宋长青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程昌秀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 不详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史培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 不详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 [10] 如何回归地理学:我的思考与实践[J]. 地理研究, 2018, 37 (06) : 1049 - 1069刘云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陆大道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保继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叶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汤茂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赵耀龙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冯章献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黄晓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郝庆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土资源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黄耿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王丰龙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魏宗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王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谢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钱丽芸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