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搬迁时代易地扶贫搬迁如何实现长效减贫?——基于社区营造视角

被引:56
作者
王蒙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
关键词
后搬迁时代; 过渡型社区; 社区营造; 社区发展共同体;
D O I
10.13968/j.cnki.1009-9107.2019.06.05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D632.4 [移民];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1204 ; 120401 ;
摘要
当前,我国易地扶贫搬迁即将全面进入工作目标为"稳得住""可致富""能发展"的后搬迁时代,工作目标的达致依赖长效减贫机制的建构。从社区营造视角并结合易地扶贫搬迁地方实践中的典型案例,研究认为通过社区营造推动移民安置社区从过渡型逐渐转变为发展共同体,是实现搬迁户长效减贫的可行路径。具言之,移民安置社区营造聚焦在三个层面:社区主体层面,营造社区多元主体并促进其积极参与社区发展与贫困治理,从而激发社区内部的组织化减贫动力;社会空间层面,营造制度空间、公共空间、生计空间等多维空间,在社区秩序、社会交往和保护性生计的营造中促进移民的社区融入与生计安全;社会关联层面,营造紧密利益关联并借助具体社会关系的"传帮带",促进移民提升自我发展能力。通过"社区主体-社会空间-社会关联"三位一体的社区营造,移民安置社区的发展导向不仅是一种强化社区移民之间社会和心理联结的生活共同体,更是一种融入共同性的经济发展与能力建设的发展共同体。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5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Resettlement and climate change vulnerability: Evidence from rural China.[J].Sarah Rogers;Tao Xue.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2015,
[2]  
生态移民与精准扶贫.[M].王晓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978-7-5201-1127-0
[3]  
社会网络与移民生计的分化发展.[M].覃志敏.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 978-7-5130-4188-1
[4]  
亲密关系的购买.[M].(美) 泽利泽 (Zelizer;V.A.) ;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5]  
经济社会学原理.[M].(瑞典)理查德·斯威德伯格(RichardSwedberg)著;周长城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6]  
移民与发展.[M].()迈克尔·M.塞尼(MichaelM.Cernea)著;水库移民经济研究中心编译;.河海大学出版社.1996,
[7]   紧密利益共同体自治:基层社区治理的另一种思路——来自H省移民新村社会治理机制创新效果的启示 [J].
卢宪英 .
中国农村观察, 2018, (06) :62-72
[8]   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地方改写及其实践逻辑限度——以Z省A地州某石漠化地区整体搬迁为例 [J].
张文博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46 (05) :51-62
[9]   内生动力、益贫市场与政策保障:打好脱贫攻坚战实现“真脱贫”的路径框架 [J].
左停 ;
金菁 ;
于乐荣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39 (05) :47-54+191
[10]   易地移民搬迁的历史演进与理论逻辑 [J].
吴丰华 ;
于重阳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48 (05) :11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