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价值显现

被引:101
作者
何艳玲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行政体制改革; 市场化; 互联网; 以人民为中心; 开放治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进程基本与市场化进程吻合,并在不同阶段先后呈现出适应市场(高效政府)、稳定社会(服务型政府)与人民满意(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基本逻辑和价值取向,而其共同之处则在于回应主要由市场化所塑造的社会差异性。随着全球化、信息化与市场化进程的高度交织,特别是互联网社会对社会结构的影响日益深化,塑造了社会多元性并对行政体制改革带来了新挑战。新时代的中国行政体制改革,既要继续回应社会差异性,又要回应社会多元性,即双向回应。"以人民为中心"的提出,在理论层面是行政体制改革双向回应的价值表达,在实践层面是行政体制改革双向回应的中国方案。未来行政体制改革的要义在于:应对多元性,转变政策制定方式;利用多元性,确认并重新理解社会分歧;建构多元性,以此拓展解决公共问题的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45+204 +204-205
页数:23
相关论文
共 56 条
[1]   新中国成立70年来行政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启示 [J].
苗爱民 ;
杨晋 .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9, 42 (05) :7-11
[2]   矛盾分析视域下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逻辑及战略选择 [J].
段易含 .
行政与法, 2019, (08) :60-68
[3]   秩序与活力:中国社会变迁的动态平衡 [J].
李友梅 .
探索与争鸣, 2019, (06) :5-8
[4]   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国家逻辑 [J].
陈进华 .
中国社会科学, 2019, (05) :23-39+205
[5]   网络社会的崛起和发展 [J].
金文朝 ;
张帅 .
社会学评论, 2019, 7 (03) :27-34
[7]   网络社会的不确定性冲突与化解原则 [J].
刘少杰 .
社会科学研究, 2019, (02) :135-140
[8]   宏观避险、中观着力与微观搞活:中国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转变 [J].
任剑涛 .
政治学研究, 2019, (01) :29-42+125
[9]   构建人民满意的政府:40年中国行政改革的方向 [J].
周光辉 .
社会科学战线, 2018, (06) :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