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文学的终结者?

被引:77
作者
朱国华
机构
[1] 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后流动站
关键词
逼真性; 受众; 精英文学; 克拉考尔; 好莱坞; 美国; 终结者;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J90-05 [电影、电视艺术与其他科学的关系]; I0-05 [文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13 ; 1301 ; 0501 ; 050101 ;
摘要
作为动态影像的艺术 ,电影能够给受众带来比文学强烈得多的直观快感。因此 ,当电影不再谋求基于自身形式特质的自主性 ,并进入传统上为文学独占的表征领域的时候 ,它就带来了一场意义深远的艺术革命。在这场美学革命中 ,电影以其逼真性对于艺术的规则进行了重新的定义 ,在经济资本的协同作用下 ,作为艺术场域的后来居上者 ,它迫使文学走向边缘。在此语境压力下 ,文学家能够选择的策略是或者俯首称臣 ,沦为电影文学脚本的文学师 ,或者以电影的叙事逻辑为模仿对象 ,企图接受电影的招安 ,或者以种种语言或叙事实验企图突出重围 ,却不幸跌入无人喝彩的寂寞沙场。因此 ,本文倾向于认为 ,文学的黄昏已然来临。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8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哲学与权力的谈判.[M].[法]吉尔·德勒兹(Gilles Deleuze) 著;刘汉全 译.商务印书馆.2000,
[2]  
第二媒介时代.[M].(美)马克·波斯特(MarkPoster)著;范静哗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  
霍克海默集.[M].(德)霍克海默(MorizHorkheimer)著;渠东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
[4]  
电影理论史评.[M].[美]布朗 著;徐建生 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
[5]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德)本雅明(Benjamin;Walter)著;王才勇译;.浙江摄影出版社.1993,
[6]  
电影化的想象.[M].(美)茂 莱(Murray;E.)著;邵牧君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
[7]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美)丹尼尔·贝尔(DanielBell)著;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1989,
[8]  
西方电影史概论.[M].邵牧君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
[9]  
电影艺术译丛.[M].电影艺术 译丛编辑部 编.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
[10]  
电影美学.[M].[匈]巴拉兹(B·Balazs) 著;何力 译;邵牧君 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