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战略思考和路径选择

被引:21
作者
王竹立
机构
[1] 中山大学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数字鸿沟; 教育公平; 义务教育; 城乡差别;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我国教育信息化走的是一条重效率轻公平、重城市轻农村、重锦上添花轻均衡发展的道路,造成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数字鸿沟,最终制约了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的进步。我国教育信息化理论存在两大迷思:信息技术变革教育迷思和建构主义理论迷思。前者导致"技术崇拜症",后者导致"模式崇拜症"。事实上,信息技术主要对学校外的非正式学习有重大作用,而对变革学校内的教育教学形式、内容,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作用有限。仅仅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并不足以解决当前教育教学存在的根本问题。我国教育信息化应该贯彻均衡优先、视频优先和开放共享优先的"三优先原则",把教育信息化的重心放到农村去,分三个阶段实现全社会教育信息化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6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技术与学习关系新论 [J].
王竹立 .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2, (05) :9-15
[2]   我国义务教育信息化建设均衡性研究——基于2001-2010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数据分析 [J].
李葆萍 .
中国电化教育, 2012, (03) :37-42
[3]   技术何以革新教育——在第三届佛山教育博览会“智能教育与学习的革命”论坛上的演讲 [J].
余胜泉 .
中国电化教育, 2011, (07) :1-6+25
[4]   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向迷失的危险之旅 [J].
邢红军 .
教育科学研究, 2011, (04) :5-21
[5]   我国“数字鸿沟”研究述评 [J].
杨焕敏 ;
李新颖 ;
何树娟 .
情报探索, 2010, (06) :34-36
[6]   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对城乡教育数字鸿沟的影响 [J].
刘兴红 .
中国电化教育, 2009, (04) :45-48
[7]   认知学徒制、技术与第二次教育革命——美国西北大学Allan Collins教授访谈 [J].
陈家刚 ;
张静然 .
中国电化教育, 2009, (04) :1-5
[8]   远程教育"无显著差异现象"研究评述 [J].
王海东 .
开放教育研究, 2005, (01) :69-73
[9]   中国数字鸿沟研究综述 [J].
王学宾 ;
郑晓乐 ;
不详 .
情报杂志 , 2004, (12) :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