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资源对旱涝灾害的承险脆弱性研究方法探讨

被引:12
|
作者
龙鑫 [1 ,2 ]
成升魁 [1 ]
甄霖 [1 ]
杨莉 [1 ,2 ]
姜鲁光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水土资源; 旱涝灾害; 承险体; 脆弱性评估; 指标体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X43 [自然灾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本文从水土资源作为自然灾害承险体的角度,探讨水土资源对旱涝灾害的承险脆弱性。研究构建了影响水土资源承险体的脆弱性评价关键指标体系。并结合通用脆弱性指数(PVI)对影响水土资源的承险脆弱性的指标进行了初步探讨。分析表明,物理暴露量以受灾面积以及灾害的等级和发生的频率来表征,内在脆弱性以土地利用类型和水质来表征,区域应灾能力分为基础应灾能力和专项应灾能力,基础应灾能力以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两个指标表示,对旱灾的专项应灾能力以有效灌溉面积、水库库容量、机井数目、水田缺水率和旱地失灌率表示,涝灾以提防长度和水库库容量来度量。通过评价水土资源的承险脆弱性,可以为减灾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资源管理和减灾投资提供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000 / 100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 [1] 脆弱性、有备程度和组织失效:灾害的社会科学研究
    童小溪
    战洋
    [J]. 国外理论动态, 2008, (12) : 59 - 61
  • [2] 弹性、脆弱性和适应——IHDP三个核心概念综述
    方修琦
    殷培红
    [J]. 地理科学进展, 2007, (05) : 11 - 22
  • [3] 中国农业旱灾承灾体脆弱性诊断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王静爱
    商彦蕊
    苏筠
    王志强
    杨春燕
    [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3) : 130 - 137
  • [4] 模糊综合评判区域承灾体脆弱性的理论模型
    樊运晓
    高朋会
    王红娟
    [J]. 灾害学, 2003, (03) : 22 - 25
  • [5] 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的新进展——脆弱性研究
    商彦蕊
    [J].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00, (02) : 73 - 77
  • [6] 中国自然灾害风险综合评估研究[M]. 科学出版社 , 葛全胜等, 2008
  • [7] 自然灾害风险评价[M]. 科学出版社 , 黄崇福著, 2005
  • [8] 中国干旱灾害研究及减灾对策[M].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李克让主编, 1999
  • [9] 中国水旱灾害[M].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水利部南京水文水资源研究所[著], 1997
  • [10] 黄河流域水旱灾害[M]. 黄河水利出版社 , 黄河流域及西北片水旱灾害编委会[编],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