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6 条
怎样理解信息技术及其教师素养形成
被引:68
作者:
南国农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来源: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教师素养;
整合技术;
精品课程;
教师培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33.67 [计算机];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信息技术表现为两种形态:物化形态和智能形态。人们日常所说的信息技术,其理解有三种,一是指计算机技术;二是指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组合;三是指视听技术、计算机技术、整合技术。第三种理解显然是合理的。信息技术的教育功能是优化教育,其优化标准是最大效果和最短时间。信息技术在学校中的应用是优化学、教、管,而非代替学、教、管。互联网进入教育教学,不会取代其他媒体,不会取代教师,也不会让学校消失。未来的教育会有机地融合虚拟的网络学校和现实的传统学校。在信息时代,教师如何提升信息技术素养,最重要的是要做好两件事:一是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创新精品课程。这里所说的整合,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课程教学中,而一定是伴随着教育思想、教学方式的变革。在整合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强调能力培养,忽视知识传授;不能一味强调在线学习,轻视离线学习;不能一味强调探究学习,否定接受学习;不能一味强调学生主体,放弃教师主导。二是进行培训。世界各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投入大量经费。高校对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应采取积极的态度和措施,除一般的信息技术基本操作,还应重视新理论、新技术、新模式的学习。
引用
收藏
页码:3 / 6
页数:4
相关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