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15年川西高原植被EVI海拔梯度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27
|
作者
荣欣 [1 ]
易桂花 [2 ,3 ]
张廷斌 [1 ,4 ]
李景吉 [5 ,6 ]
别小娟 [1 ]
覃艺 [1 ]
夏杰 [1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成都理工大学管理科学学院
[3] 蒙大拿大学蒙大拿科技分校
[4]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5] 成都理工大学环境学院
[6] 国家环境保护水土污染协同控制与联合修复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关键词
EVI; 海拔梯度; 气候变化; 驱动分析; 川西高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112 [气候因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川西高原植被系统受地形因子影响在垂直方向上空间特征差异明显。以MODIS EVI遥感数据作为植被动态监测指数,结合高程数据分析2000~2015年川西高原植被EVI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然后根据川西高原内部及附近39个气象站点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开展川西高原植被EVI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1)川西高原近16年生长季植被EVI以0.8%/10 a的速率波动增加,沿海拔梯度具有先升高后降低的特点,垂直分布特征差异显著;(2)川西高原植被EVI变化趋势整体处于稳定状态,改善面积多于退化面积。在<1 000 m的低海拔区域,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植被退化严重;中等海拔范围内水热条件充足,利于植被生长,植被逐渐得到改善,局部地区有轻微退化现象;在>4 000 m的高海拔地带,植被EVI波动幅度较低并趋于稳定;(3)不同高程区间内植被EVI变化受气候影响不同,川西高原高海拔地区植被生长主要受气温控制,而中等海拔地区受降水影响较大。(4)在0.05显著性水平下,川西高原植被EVI变化受非气候因子驱动的面积分布较广,约84.22%;受气候因子驱动的面积占比为15.78%,气温对植被生长和分布的驱动作用强于降水驱动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014 / 3028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55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