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0”郑州特大暴雨的多模式对比及高分辨率区域模式预报分析

被引:47
|
作者
史文茹 [1 ,2 ]
李昕 [1 ,2 ]
曾明剑 [1 ,2 ]
张冰 [1 ,2 ]
王宏斌 [1 ,2 ]
朱科锋 [1 ,2 ]
诸葛小勇 [1 ,2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交通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
[2] 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暴雨; 天气分析; PWAFS模式; 模式预报分析;
D O I
10.13878/j.cnki.dqkxxb.20210823001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7月20日郑州遭遇特大暴雨,郑州站单日降水量(552.5 mm)和1 h降水量(201.9 mm)皆打破了该站建站以来的历史纪录。本文采用地面降水观测、静止卫星观测、再分析资料和数值模式预报数据对此次过程开展了多模式预报偏差原因分析和江苏省精细化天气分析和预报系统(Precision Weather Analysis and Forecasting System, PWAFS)的极端强降水预报能力分析。主要结论:1)此次暴雨过程因副热带高压西伸与台风"烟花"加强使二者之间的东风急流加强,并叠加地形的抬升作用而引起,前者提供了大尺度水汽条件,后者提供了局部动力条件;2)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er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 ECMWF)模式和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全球预报系统(Global Forecast System, GFS)的降水落区较好,中心略偏北,但强度显著偏低。PWAFS模式预报的降水量级高于全球模式,且具有沿地形分布的特征,但存在降水位置偏西和降水范围更为孤立等问题。3)结合再分析资料和PWAFS预报,对应此次强降水区域,7月20日白天存在中低层切变发展成闭合低压系统的过程,为对流发展提供了动力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688 / 702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 [1] 2017年苏南一次特大暴雨高分辨率模拟及特征分析
    张冰
    郑媛媛
    沈菲菲
    曾明剑
    王元直
    [J]. 气象科学, 2021, 41 (03) : 386 - 397
  • [2] 往返式探空观测资料的质量控制及不确定性分析
    王丹
    王金成
    田伟红
    郭启云
    [J]. 大气科学, 2020, 44 (04) : 865 - 884
  • [3] 中国暴雨的科学与预报:改革开放40年研究成果
    罗亚丽
    孙继松
    李英
    夏茹娣
    杜宇
    杨帅
    张元春
    陈静
    代刊
    沈学顺
    陈昊明
    周菲凡
    刘屹岷
    傅慎明
    吴梦雯
    肖天贵
    陈杨瑞雪
    黎慧琦
    李明鑫
    [J]. 气象学报, 2020, 78 (03) : 419 - 450
  • [4] 华东区域模式对河南“7·19”特大暴雨的数值检验与分析
    吕林宜
    王新敏
    栗晗
    [J].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9, 42 (01) : 101 - 109
  • [5] ECMWF模式降水预报与极端天气预报指数在暴雨预报中的评估与应用
    季晓东
    漆梁波
    [J]. 暴雨灾害, 2018, 37 (06) : 566 - 573
  • [6] 雷达观测对应模式变量非线性特征及对四维变分同化的影响
    陈耀登
    陈海琴
    孙娟珍
    ZHANG Ying
    WANG Hongli
    [J]. 热带气象学报, 2018, 34 (06) : 721 - 732
  • [7] 高分辨率数值预报模式的尺度自适应物理过程参数化研究
    张旭
    黄伟
    陈葆德
    [J]. 气象科技进展, 2017, (06) : 105 - 110
  • [8] 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的研究进展
    马雷鸣
    鲍旭炜
    [J]. 地球科学进展, 2017, 32 (07) : 679 - 687
  • [9] 北京地区短时强降水过程的多尺度环流特征
    杨波
    孙继松
    毛旭
    林隐静
    [J]. 气象学报, 2016, 74 (06) : 919 - 934
  • [10] 雷达径向风和反演风联合同化在台风灿都(2010)数值预报中的研究
    李昕
    王元
    明杰
    梅海霞
    王文兰
    周嘉陵
    [J]. 气象, 2016, 42 (06) : 649 - 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