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部森林样带典型森林水源涵养功能

被引:91
|
作者
贺淑霞 [1 ,2 ]
李叙勇 [1 ]
莫菲 [1 ]
周彬 [3 ]
高广磊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华北林业实验中心
[3]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东部森林样带; 水源涵养; 冠层截留; 凋落物; 土壤蓄水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我国东部森林样带4个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长白山站、北京站、会同站和鼎湖山站)的9种森林类型水源涵养监测数据的分析,研究了水热梯度下不同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结果表明:在生长季的5—10月份,各森林类型的水源涵养特性表现出较大差异。林冠截留率的大小依次为:阔叶红松林>杉木林>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季风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混交林>马尾松林>落叶松林>油松林,最高的长白山站阔叶红松林的截留率是最低的北京站油松林的2.2倍。森林降雨截留量与林外降雨量呈显著的正相关,林冠截留率与降雨量呈显著负相关。枯落物最大持水深(5—10月份)以北京站落叶阔叶林最大,为6.0 mm;鼎湖山站的季风常绿阔叶林最小,为1.0 mm。0—60 cm土层蓄水量最大的是会同站的人工杉木林,为247 mm;最小的是北京站的落叶松林,仅为45.5 mm;林分总持水量依次为:杉木林>阔叶红松林>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季风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混交林>马尾松林>落叶松林>油松林。各林分总持水量主要集中在土壤层,占总比例的90%以上。
引用
收藏
页码:3285 / 329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 [1] 桉树人工林冠层、凋落物及土壤水文生态效应
    时忠杰
    张宁南
    何常清
    邱志军
    徐大平
    高吉喜
    胡哲森
    [J]. 生态学报, 2010, 30 (07) : 1932 - 1939
  • [2] 不同气候区4种典型地带性植被土壤水文功能比较
    王斌
    杨校生
    李正才
    格日勒图
    [J]. 林业资源管理, 2009, (06) : 84 - 90
  • [3] 六盘山主要森林类型枯落物的水文功能
    时忠杰
    王彦辉
    徐丽宏
    熊伟
    于澎涛
    郭浩
    张雷燕
    [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9, (01) : 91 - 99
  • [4] 长白山四种森林类型凋落物动态特征
    刘颖
    韩士杰
    林鹿
    [J]. 生态学杂志, 2009, 28 (01) : 7 - 11
  • [5] 北京市森林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功能
    张彪
    李文华
    谢高地
    肖玉
    [J]. 生态学报, 2008, (11) : 5619 - 5624
  • [6] 哀牢山常绿阔叶林林冠的截留特征
    巩合德
    张一平
    刘玉洪
    杨国平
    鲁志云
    卢华正
    [J].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8, (04) : 469 - 474
  • [7] 五台山不同林分类型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张复兴
    [J].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07) : 136 - 139
  • [8] 缙云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森林类型林冠的截留作用
    宋吉红
    张洪江
    孙超
    王智超
    [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8, (03) : 71 - 75
  • [9] 湖南省张家界马尾松林冠生态水文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曹云
    黄志刚
    欧阳志云
    郑华
    王效科
    苗鸿
    [J]. 林业科学, 2006, (12) : 13 - 20
  • [10] 宁夏六盘山林区几种主要森林植被生态水文功能研究
    时忠杰
    王彦辉
    于澎涛
    熊伟
    郭浩
    郭明春
    不详
    [J]. 水土保持学报 , 2005, (03) : 134 - 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