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PEI的中国西南地区1961-2012年干旱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83
|
作者
熊光洁 [1 ,2 ,3 ]
张博凯 [1 ]
李崇银 [2 ,4 ]
尚可政 [1 ]
王式功 [1 ]
机构
[1]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
[4]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关键词
西南地区;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 多时间尺度; 干旱频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8.0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1961—2012年中国西南地区86个气象站逐月降水量和平均气温资料,引入一个新的干旱指数——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作为干旱等级划分指标,研究了1961—2012年该地区不同时间尺度干旱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12个月尺度干旱频率在云贵交界区呈显著增加趋势,其他区域变化不显著且不一致;少雨期(11—4月)6个月尺度干旱频率在全区显著增加,而在多雨期(5—10月)大部分区域干旱频率呈缓慢减少趋势,减少最明显的区域在四川南部;3个月尺度干旱频率在春季变化不明显,在秋季和冬季显著增加,其中2000—2012年的增加趋势尤为显著,干旱化趋势严重。
引用
收藏
页码:192 / 19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 [1] 近百年西南地区干旱的多时间尺度演变特征
    王林
    陈文
    [J]. 气象科技进展, 2012, (04) : 21 - 26
  • [2] 2009年秋至2010年春我国西南地区严重干旱的成因分析
    黄荣辉
    刘永
    王林
    王磊
    [J]. 大气科学, 2012, 36 (03) : 443 - 457
  • [3] 近50年西南地区极端干旱气候变化特征
    贺晋云
    张明军
    王鹏
    王圣杰
    王兴梅
    [J]. 地理学报, 2011, 66 (09) : 1179 - 1190
  • [4] 2006年夏季西南地区东部特大干旱及其大气环流异常
    李永华
    徐海明
    刘德
    [J]. 气象学报, 2009, 67 (01) : 122 - 132
  • [5] 1951-2006年中国区域干旱化特征
    马柱国
    任小波
    [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7, (04) : 195 - 201
  • [6] 2006年川渝地区高温干旱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彭京备
    张庆云
    布和朝鲁
    [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7, (03) : 464 - 474
  • [7] 近50年华北干旱的年代际和年际变化及大气环流特征
    张庆云
    卫捷
    陶诗言
    [J].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3, (03) : 307 - 318
  • [8] 干旱[M]. 气象出版社 , 张强, 2009
  • [9] 中国干旱灾害研究及减灾对策[M].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李克让主编, 1999
  • [10] 中国水旱灾害[M].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水利部南京水文水资源研究所[著],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