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WSI及干旱稀遇程度的农业干旱指数构建及应用

被引:8
|
作者
赵焕 [1 ,2 ]
徐宗学 [1 ,2 ]
赵捷 [1 ,2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
[2] 城市水循环与海绵城市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农业; 干旱; 遥感; 指数; 农作物; 水分亏缺; 稀遇程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23 [旱灾];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土壤湿度降低会使作物生长受到水分胁迫,严重时发生农业干旱,对粮食安全造成不利影响,准确识别和有效监测农业干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前人研究中,通常仅根据当前水分亏缺程度识别干旱事件,而不考虑其稀遇特征。该文基于蒸散发构建了综合考虑当前水分亏缺程度和干旱事件稀遇程度的农业干旱指数IEDI(integrated evapotranspirationdeficitindex),并基于该指数分析了中国东北3省2000-2014年农业干旱演变规律,探讨了气象要素对农业干旱以及农业干旱发生时段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仅考虑水分亏缺程度的指标相比,综合考虑干旱稀遇程度的IEDI能更加有效地识别干旱年际差异,历史干旱事件、旱灾成灾面积和粮食产量验证了该指数的合理性;2)东北三省旱灾成灾面积与IEDI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75,其中,吉林省最大,为0.88;粮食产量与IEDI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60,其中,辽宁省最大,为0.78;3)吉林西部、辽宁西部易发生严重农业干旱,对气象干旱敏感程度高;4)当干旱发生的起始月份固定时,随干旱持续时间增加,干旱指数与产量的相关性先增强后减弱;当干旱持续时间固定时,干旱指数与产量的相关性与干旱发生的起始月份显著相关。总之,结合了干旱事件稀遇程度的指数可以有效识别农业干旱,为农业干旱监测提供了合理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16 / 125+316 +31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 [1] 中国极端降水事件时空特征及其对夏季温度响应
    顾西辉
    张强
    孔冬冬
    [J]. 地理学报, 2016, 71 (05) : 718 - 730
  • [2] 东北地区1961—2014年降水量变化分区及其区域特征
    高西宁
    蒋姗姗
    王耸
    田璐
    周孟樵
    [J]. 生态学杂志, 2016, 35 (05) : 1301 - 1307
  • [3] 农业干旱监测研究进展与展望
    刘宪锋
    朱秀芳
    潘耀忠
    李双双
    刘焱序
    [J]. 地理学报, 2015, 70 (11) : 1835 - 1848
  • [4] 基于遥感的中国植被蒸散比时空分布及其对气候因素的响应
    仇宽彪
    贾宝全
    张志强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5, 31 (19) : 151 - 158
  • [5] 农业干旱遥感监测指标及其适应性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黄友昕
    刘修国
    沈永林
    刘诗诗
    孙飞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5, 31 (16) : 186 - 195
  • [6] 中国东北春玉米区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杨晓晨
    明博
    陶洪斌
    王璞
    [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5, (06) : 758 - 767
  • [7] SPEIPM-based research on drought impact on maize yield in North China Plain[J]. MING Bo,GUO Yin-qiao,TAO Hong-bin,LIU Guang-zhou,LI Shao-kun,WANG Pu.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2015(04)
  • [8] 基于自然灾害风险理论的东北地区玉米干旱、冷害风险评价
    王春乙
    蔡菁菁
    张继权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5, 31 (06) : 238 - 245
  • [9] 近20年气候变暖对东北水稻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J]. 侯雯嘉,耿婷,陈群,陈长青.应用生态学报. 2015(01)
  • [10] 近20年东北气候变暖对春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陈群
    耿婷
    侯雯嘉
    陈长青
    [J]. 中国农业科学, 2014, 47 (10) : 1904 - 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