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围海造地对海洋环境影响的分析

被引:103
作者
郭伟
朱大奎
机构
[1] 南京大学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南京,
关键词
围海造地; 深圳湾; 大鹏湾; 伶仃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0.3 [环境影响评价];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深圳市以山地丘陵地貌为主,平原地貌只占26.45%,城市建设用地非常紧张,沿岸港口、工业和城市建设,通常以围海造地补充不足,至2000年,深圳市围海造地面积已达2680hm2,这给海洋环境带来不少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1)西部海岸地区滩槽演变剧烈,不稳定性加强,给今后西部港区运作环境带来威胁;(2)纳潮量迅速减少,经过20年的围垦,西部伶仃洋海岸地区纳潮量减少20~30%,深圳湾纳潮量减少15.6%,纳潮量的锐减使得潮流流速降低,流向发生变化,更加不利于污染物的稀释与扩散;(3)沿海水环境污染加重,深圳市西海岸海水普遍达不到3类水标准;(4)海岸生态承载力下降,仅1988-2000年深圳湾沿岸围垦占用红树林保护区面积达到147hm2,占整个保护区面积48.8%,使得生物多样性降低,物种数量大幅减少.通过对上述海洋环境的影响分析,提出未来填海工程的指导策略和整治意见,以期做到海岸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286 / 29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人为因素对珠江三角洲近30年地貌演变的影响 [J].
黄镇国 ;
张伟强 .
第四纪研究, 2004, (04) :394-401+481
[2]   福建省围海造地的环境影响分析及对策 [J].
黄玉凯 .
中国环境管理, 2002, (04) :13-14
[3]   城市建设对深圳福田红树林生态资源的破坏及保护对策 [J].
徐友根 ;
李崧 .
资源·产业, 2002, (03) :32-35
[4]   深圳湾自然条件特征及治理应注意的问题 [J].
王琳 ;
陈上群 .
人民珠江, 2001, (06) :4-7
[5]   20年来珠江口伶仃洋滩槽变化及演变分析 [J].
陈水森 ;
黎夏 ;
邹春洋 ;
祝功武 .
海洋科学, 2001, (06) :52-54
[6]   珠江口伶仃洋枯水期十年前后的水质状况与评价 [J].
林洪瑛 ;
韩舞鹰 .
海洋环境科学, 2001, (02) :28-31
[7]   面向21世纪的海岸海洋科学 [J].
张永战 ;
王颖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6) :702-711
[8]   深圳福田红树林鸟类自然保护区管理策略初探 [J].
王勇军 ;
诸葛仁 ;
TerryDelacy .
生物多样性, 1999, (04) :351-354
[9]   三亚港近期淤积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J].
吴小根 ;
金波 ;
朱大奎 ;
卫建飞 .
海洋通报, 1998, (05) :51-57
[10]   罗源湾海水与外海水的交换研究 [J].
胡建宇 .
海洋环境科学, 1998, (03) :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