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2月21日,作为上海图书馆新馆开馆系列宣传活动之一的“21世纪图书情报理论国际报告会”隆重举行,来自世界图书馆发展前沿的欧美、日本图书馆专家带来了当今图书馆学研究的最新动态。他们的报告突出地表明了,国际图书馆界在经历了电子化浪潮的最初冲击后,已经回复到理智思考的阶段,在新的层面上开始了更深入的探索。在这些外国专家的报告中,有许多可以引起中国图书馆界认真思考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对传统图书馆的认识、对传统印刷出版物的态度以及当前或未来图书馆主要的任务究竟是什么等等的分析。这些来自发达国家图书馆界的专家的观点对于前一时期图书馆界某些赶时髦,宣称现代计算机通讯技术即可取代或令图书馆消亡的说法应该是一贴很好的清醒剂。来自不同地域的图书馆专家们,提出问题的角度不一,阐述深浅也有差异,但从中可以找到的共同点起码应该有:1.当代图书馆并未显示出衰退的趋势,而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近年来新建的图书馆大楼恰恰是所在国家或地区本世纪来最大的文化设施。现代高科技的进入,兆示了图书馆将要承担比以往更为重要的社会功能;2.电子出版物尚未真正显示出取代传统纸张印刷出版物的可能性。读者希望图书馆应用高科技手段为其快速寻找信息和资料线索,但真正要获得相关的知识时,他们却要求图书馆能提供更传统的印刷文本载体;3.读者对图书馆的要求并不仅仅是提供信息,他们真正需要的是知识,而知识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形态,与单一、片断的信息并不是一回事。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引进为图书馆加强信息管理、扩充文献资源、改善社会服务提供了技术手段。面对汹涌而来的信息潮流,图书馆界有许多事情要做,但要牢牢把握的仅有一条:重要的是如何处理信息。从本期起,《图书馆杂志》将逐期刊出国外专家的报告节译文本,供图书馆界同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