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有权获得任何人的证言

被引:10
|
作者
易延友
机构
[1] 清华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作证义务; 社会契约论; 对质权; 强制程序权; 配偶/父母子女特免权;
D O I
10.16290/j.cnki.1674-5205.2015.05.014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证人作证义务的理论基础可以概括为社会契约论。证人作证义务既包括出席法庭并回答提问的义务,也包括向法庭如实作证的义务。凡是负有作证义务的主体,当然可以被强制履行。强制证人履行作证义务的主体仅包括人民法院,不包括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司法实践中有关证人出庭作证问题仍然存在着三大乱象:一是必要证人不出庭现象仍然普遍;二是证人出庭后不回答问题的情况不断发生;三是侦查机关阻挠证人出庭的现象渐成趋势。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一是通过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的形式,明确赋予被告人与不利于己的证人当庭对质的权利和申请法庭强制传唤有利于己的证人出庭作证的权利;二是通过司法解释,明确现行刑事诉讼法第188条但书规定确立了配偶、父母子女特免权,从而免除被告人配偶、父母子女提供不利于被告人证言的义务,但在被告人配偶、父母子女自愿要求提供证据时,应当传唤其出庭作证;三是在拟议中的证据法中确立传闻法则,以排除证人非在当下法庭上所作的传闻陈述。
引用
收藏
页码:163 / 175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证人出庭与刑事被告人对质权的保障
    易延友
    [J]. 中国社会科学, 2010, (02) : 160 - 176+223
  • [2] 新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适用解答[M]. 人民法院出版社 , 张军, 2013
  •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改与适用[M]. 新华出版社 , 郎胜, 2012
  •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改条文释义与点评[M]. 人民法院出版社 , 陈光中, 2012
  • [5] 利维坦[M]. 湖南文艺出版社 , (英) 霍布斯, 2011
  • [6] 公正审判[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瑞士) 萨默斯, 2011
  • [7] 证据法的体系与精神[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易延友, 2010
  • [8] 拉丁语法律用语和法律格言词典[M]. 法律出版社 , 陈卫佐, 2009
  • [9] 拉-英-德-汉法律格言辞典[M]. 宗教文化出版社 , 雷立柏, 2008
  • [10] 自然权利与历史[M]. 三联书店 , (美)列奥·施特劳斯(LeoStrauss)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