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是否能促进经济增长——基于中国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

被引:64
作者
豆建民
刘叶
机构
[1] 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协同集聚; 经济增长; 门限效应;
D O I
10.19559/j.cnki.12-1387.2016.04.009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F719 [服务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1202 ; 120202 ;
摘要
以2003—2012年中国285个地级市为样本,利用面板数据门限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不同规模城市经济增长的门限效应。结果表明:协同集聚对城市经济增长存在双重门限效应。当城市规模小于23.004万时,协同集聚对城市经济增长表现出明显抑制作用;当城市规模处于23.004万和199.996万之间时,两个产业间的互补效应逐渐显现,城市经济也从协同集聚中获得好处;当城市规模大于199.996万时,受资源、环境等条件限制,协同集聚对城市经济显示出一定抑制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92 / 10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中国城市群产业集聚与经济效率差异的门槛效应研究 [J].
于斌斌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5, (03) :60-73
[2]   基于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协同集聚效应研究 [J].
胡艳 ;
朱文霞 .
产经评论, 2015, 6 (02) :5-14
[3]   服务业集聚、对外开放水平与地区经济增长——基于我国231个城市的门限回归模型检验 [J].
纪玉俊 ;
张鹏 ;
周璐 .
产经评论, 2015, 6 (01) :25-33
[4]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水平及效应——来自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经验证据 [J].
陈晓峰 ;
陈昭锋 .
财贸研究, 2014, 25 (02) :49-57
[5]   产业结构、城市规模与中国城市生产率 [J].
柯善咨 ;
赵曜 .
经济研究, 2014, 49 (04) :76-88+115
[6]   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异的动因与表现——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J].
崔大树 ;
杨永亮 .
学术月刊, 2014, 46 (03) :94-102
[7]   基于制造业集聚的生产性服务业协同效应研究 [J].
陆剑宝 .
管理学报, 2014, 11 (03) :396-401
[8]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空间计量分析——基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 [J].
吉亚辉 ;
段荣荣 .
中国科技论坛, 2014, (02) :79-84
[9]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与协同集聚 [J].
江曼琦 ;
席强敏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01) :153-160
[10]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空间分布协同效应研究 [J].
陈娜 ;
顾乃华 .
产经评论, 2013, 4 (05) :3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