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在学习资源组织和描述框架国际标准研究——暨学习元的国际标准化研究

被引:25
作者
余胜泉 [1 ]
王琦 [2 ]
汪凡淙 [1 ]
万海鹏 [3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
[2] 北京外国语大学
[3] 首都师范大学
关键词
学习元; 泛在学习; 学习资源; 资源组织与描述; 国际标准; 智能学习平台; 资源建设; 学习空间;
D O I
10.13541/j.cnki.chinade.2021.07.001
中图分类号
G420 [教学研究和改革];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网络及智能技术的发展使得泛在学习成为重要的学习形式。泛在学习作为非正式的学习形式,缺少即时的教师指导,学习资源成为支持其学习的唯一载体,因此学习资源的定义、组织和描述成为泛在学习有效发生的关键。随着互联网和学习理论的发展与融合,学习不再是简单的内容传递过程,展现出越发明显的情境性、社会性、适应性,学习内容的与时俱进使得学习呈现进化性。而传统的学习资源聚焦于资源呈现与客观属性的设计,缺少对资源教育特性的关注,依赖专家预设、结构和内容固化。为满足泛在学习对学习资源情境适应、社会化连接、内容动态进化等的需求,研究者提出了泛在学习组织与描述模型——学习元(Learning Cell),通过构建结构与内容分离的学习资源聚合模型和语义组织信息,使学习资源的情境性、社会性和进化性得以体现。目前,该模型已成为ISO国际标准,本研究对其研制流程、理念、框架结构和实施思路进行阐释,期望为泛在学习资源研究提供启示。
引用
收藏
页码:1 / 9+76 +7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基于学习元的双螺旋深度学习模型 [J].
余胜泉 ;
段金菊 ;
崔京菁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7, (06) :37-47+56
[2]   基于学习元平台的课程知识本体的构建与应用——以“教育技术新发展”课程为例 [J].
胡海斌 ;
丁国柱 ;
吴鹏飞 .
电化教育研究, 2017, 38 (10) :74-81
[3]   基于学习元平台的学习认知地图构建 [J].
万海鹏 ;
余胜泉 .
电化教育研究, 2017, 38 (09) :83-88+107
[4]   基于社会认知网络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J].
崔京菁 ;
马宁 ;
余胜泉 .
现代教育技术, 2016, (11) :54-59
[5]   未来学校的变革路径——“互联网+教育”的定位与持续发展 [J].
曹培杰 .
教育研究, 2016, 37 (10) :46-51
[6]   基于SECI模型的教师培训活动设计与应用研究——以“跨越式项目全国中小学语文和英语骨干教师培训”为例 [J].
王阿习 ;
陈玲 ;
余胜泉 .
中国电化教育, 2016, (10) :24-30
[7]   基于学习元平台的大学生深度学习研究——以“摄影技术与艺术”课程为例 [J].
胥碧 ;
余胜泉 .
现代教育技术, 2016, (04) :48-54
[8]   基于学习元平台的生成性课程设计与实施 [J].
余胜泉 ;
万海鹏 ;
崔京菁 .
中国电化教育, 2015, (06) :7-16
[9]   基于学习元平台的师生共读模型的构建与实践 [J].
吴娟 ;
刘旭 ;
王金荣 .
中国电化教育, 2014, (07) :119-125
[10]   基于学习元平台的教育内容策展工具设计与实现 [J].
唐瑶 ;
余胜泉 ;
杨现民 .
中国电化教育, 2014, (04) :87-9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