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退耕还林工程前后NDVI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9
|
作者
杨灿 [1 ]
魏天兴 [1 ]
李亦然 [1 ]
郑粮 [2 ]
陈宇轩 [1 ]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林业生态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山西吉县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2]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 退耕还林; EOT算法; NDVI; 时空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1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究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前后植被覆盖变化特征,评估生态修复效果,对于制定更为有效的生态修复战略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该研究以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为研究区,以EOT算法为核心,基于GIMMS NDVI数据集和MODIS NDVI数据集的重叠时期数据,构建1982-2000年1 km分辨率的NDVI数据集(EOT NDVI),并联合MODIS NDVI数据(2001-2019年),形成1982-2019年逐月1 km NDVI数据集(EM NDVI),以探究研究区的NDVI时空动态变化。【结果】(1)EOT算法对GIMMS NDVI降采样应用是合理的,同时期EOT NDVI与MODIS NDVI之间的平均误差(ME)、平均值绝对误差(MAE)、均方根误差(RMSE)均较小,且决定系数(R2)较高;(2)1982-2019年年均NDVI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年均NDVI增长速率为0.007 8;(3)1982-2019年植被增长速率呈现空间异质性,且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前(1982-2000年)年均NDVI呈下降趋势的地区是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2001-2019年)年均NDVI增加趋势显著的地区。【结论】研究成果可为评估生态恢复措施实施效果和未来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9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 [1]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成效及影响因素
    李婷
    吕一河
    任艳姣
    李朋飞
    [J]. 生态学报, 2020, 40 (23) : 8593 - 8605
  • [2] 长时序丹江口水源区NDVI数据集构建及其时空动态变化分析
    刘海
    黄跃飞
    郑粮
    邓文胜
    [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20, 29 (08) : 1780 - 1789
  • [3] 黄土高原不同生态类型NDVI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响应
    孙锐
    陈少辉
    苏红波
    [J]. 地理研究, 2020, 39 (05) : 1200 - 1214
  • [4] 1982—2015年黄土高原NDVI时空演变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季节响应
    范倩倩
    赵安周
    王金杰
    张安兵
    裴韬
    [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 (05) : 1664 - 1675
  • [5] 气候与人类活动对丹江口水源区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
    刘海
    黄跃飞
    郑粮
    [J]. 农业工程学报, 2020, 36 (06) : 97 - 105
  • [6] 2000—2016年黄土高原不同土地覆盖类型植被NDVI时空变化
    孙锐
    陈少辉
    苏红波
    [J]. 地理科学进展, 2019, 38 (08) : 1248 - 1258
  • [7] 基于MODIS NDVI、SPOT NDVI数据的GIMMS NDVI性能评价[J]. 朱艺旋,张扬建,俎佳星,车彬,唐泽,丛楠,李军祥,陈宁.应用生态学报. 2019(02)
  • [8] 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前后黄土高原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分析
    赵安周
    张安兵
    刘海新
    刘焱序
    王贺封
    王冬利
    [J].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 (03) : 449 - 460
  • [9] 2000~2014年黄土高原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归因
    赵安周
    刘宪锋
    朱秀芳
    潘耀忠
    陈抒晨
    [J]. 中国环境科学, 2016, (05) : 1568 - 1578
  • [10]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
    孙艳萍
    张晓萍
    刘建祥
    徐金鹏
    陈文凯
    [J]. 干旱区研究, 2013, (06) : 1036 - 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