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型城镇化与物流协同发展问题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被引:37
作者
梁雯
孙红
刘宏伟
机构
[1] 安徽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物流; 长江经济带; 熵值法; 耦合协调模型;
D O I
10.19559/j.cnki.12-1387.2018.08.006
中图分类号
F259.2 [中国]; F299.21 [城镇形成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1201 ; 1202 ; 020205 ; 083304 ;
摘要
新型城镇化与物流间的关系对中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选取2005-2016年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及物流统计数据构建综合性新型城镇化与物流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在运用熵值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的基础上得出新型城镇化与物流综合指数,最后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新型城镇化与物流之间的耦合作用以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研究发现:各省市新型城镇化综合指数与物流综合指数均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布特征且存在显著地区差异,中部地区发展速度最快。东部地区新型城镇化与物流协调度保持勉强协调,中部地区则由轻度失调变为濒临失调,西部地区则仍以轻度失调为主。各省市新型城镇化与物流发展水平均未处于协调发展状态,由新型城镇化滞后型变为物流滞后型,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与物流协调度直接影响着中国新型城镇化的质量。今后的发展应以物流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以及高新技术的应用来缓解物流的滞后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8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中国新型城镇化水平及动力因素测度研究 [J].
熊湘辉 ;
徐璋勇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8, 35 (02) :44-63
[2]   新型城镇化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及时空效应 [J].
谢锐 ;
陈严 ;
韩峰 ;
方嘉宇 .
管理评论, 2018, 30 (01) :230-241
[3]   新型城镇化影响因素研究——对四川省数据的实证分析 [J].
韩立达 ;
牟雪淞 .
经济问题探索, 2018, (01) :55-62
[4]   城市化、人口迁移与社会福利耦合系统的自组织演化 [J].
陈阳 ;
逯进 .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18, 38 (01) :13-25
[5]   长江经济带城市体系空间格局演变 [J].
冯兴华 ;
钟业喜 ;
李峥荣 ;
傅钰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7, 26 (11) :1721-1733
[6]   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协调演化及发展趋势 [J].
弓宪文 .
工业工程与管理, 2017, 22 (02) :140-146
[7]   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和金融支持的耦合作用研究 [J].
唐未兵 ;
唐谭岭 .
中国软科学, 2017, (03) :140-151
[8]   中国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方法——基于2003—2014年31个省市的空间差异研究 [J].
蓝庆新 ;
刘昭洁 ;
彭一然 .
南方经济, 2017, (01) :111-126
[9]   乡村生态旅游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实证分析——以西安市长安区为例 [J].
王琴梅 ;
方妮 .
旅游学刊, 2017, 32 (01) :77-88
[10]   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对流通业产出效率影响的空间计量分析 [J].
柳思维 ;
周洪洋 .
经济地理, 2016, 36 (12) :5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