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虚拟教研室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被引:190
作者
桑新民 [1 ]
贾义敏 [2 ]
焦建利 [2 ]
谢阳斌 [3 ]
胡怡媛 [4 ]
机构
[1]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
[2]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3] 中国海洋大学学习支持中心
[4] 杭州银湖书院未来教育研究所
关键词
虚拟教研室; 课程创新; 学习科学; 教学学术; 团队学习;
D O I
10.16298/j.cnki.1004-3667.2021.11.14
中图分类号
G647 [学校管理];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线上线下结合的虚拟教研室是高校教学组织建设和教师培训的新思路、新范式,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和教研学术水平,破解高校科研与教学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在总结"学习科学与技术"课程与教研创新案例基础上,探讨深化虚拟教研室建设的理论基础与工程设计思路,尝试模型化表达的形式与方法论,提出深层次校企合作的"双师教学"模式,倡导将课程教学面临的现实难题转化为研究性学习课题,在跨校师生团队协同创新中不断提升网络平台与资源库智能化水平,培养技术、教育与各专业知识技能深度融合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并提出了相应的体制机制创新、健康和谐的教学文化生态建设构想。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9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剑桥学习科学手册.[M].(美) 索耶; 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2]  
学习科学与技术.[M].桑新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步入信息时代的学习理论与实践.[M].桑新民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
[4]   教研:中国教育的宝藏 [J].
程介明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 39 (05) :1-11
[5]   虚拟教研室:高校基层教研组织创新探索 [J].
曾建潮 ;
吴淑琴 ;
张春秀 .
中国大学教学, 2020, (11) :64-69
[6]   探究教学学术之道、法、术 [J].
谢阳斌 ;
桑新民 .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2020, 3 (05) :33-49
[7]   学习者为中心的全媒体课程文字教材如何创新?——“学习科学与技术·导论与导学”设计案例 [J].
桑新民 .
现代教育技术, 2016, 26 (08) :5-13
[8]   高校基层教研室的演化与重建 [J].
洪志忠 .
大学教育科学 , 2016, (03) :86-92
[9]   21世纪:大学课堂向何处去?——“太极学堂”的理念与实践探索 [J].
桑新民 ;
李曙华 ;
谢阳斌 .
开放教育研究, 2012, 18 (02) :9-21
[10]   学习研究新学科创建的辉煌历程——学习科学成功之道探秘 [J].
郑旭东 .
开放教育研究, 2011, 17 (01) :4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