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工程教育中的机器人教育探索与实践

被引:32
作者
阎世梁
张华
肖晓萍
王银玲
熊开封
机构
[1] 西南科技大学工程技术中心
关键词
机器人教育; 工程教育; 教学模式; 人才培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P242-4 []; G642 [教学理论、教学法];
学科分类号
1111 ; 040102 ;
摘要
在强调高等工程教育"回归工程"的背景下,针对我国高校以智能机器人技术为载体所开展的高等工程教育和工程实践在学科交叉、学科前沿和工程实践三个典型方面存在的不足,论文结合我校开展机器人教育的现状,对我校在开展机器人教育中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和实践效果进行了展示,在建立层次化的课程教学体系,多样化的实践教学环节,代表性的专题讲座和阶梯式的科研团队等方面对以机器人技术为载体的实践教学活动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实践表明,多方位的工程感知、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以及多样化的实践教学过程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意识,其效果更为直接的表现在师生共同参与的实际工程案例中,同时也为高校开展以机器人教育为载体培养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模式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与实践。
引用
收藏
页码:149 / 152+196 +19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以机器人教育为平台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 [J].
董翠敏 ;
刘永强 .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1, 30 (09) :243-244+320
[2]   师生共建科研团队 构建创新人才培养平台 [J].
阎世梁 ;
张华 ;
肖晓萍 ;
王银玲 .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9, (03) :8-11
[3]   美国机器人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 [J].
王益 ;
张剑平 .
现代教育技术, 2007, (11) :108-112
[4]   基于大工程观的美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设置特点分析——麻省理工学院与斯坦福大学工学院的比较研究 [J].
赵婷婷 ;
买楠楠 .
高等教育研究, 2004, (06) :94-101
[5]  
Robot contest as a laboratory for experiential engineering education[J] . Igor M. Verner,David J. Ahlgren.Journal on Educational Resources in Computing (JERIC) . 200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