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价值视域中的涉户犯罪——基于法教义学的体系化重构

被引:33
作者
白斌
机构
[1]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住宅不受侵犯; 私生活; 涉户犯罪;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4 [刑法]; D911 [国家法、宪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030609 ; 030103 ;
摘要
宪法上的住宅自由所保障的并非被称为"住宅"的物理性建筑结构,而是人格的精神和身体存在于其中、私密且安宁的物理空间,使其免于公权力或他人的干扰,以利于公民私生活在其中能够无阻碍地自由展开。刑法规范和刑事判决理应承载并实践宪法的精神与价值,但主流刑法理论显然忽略了住宅在国法秩序中的独立价值。为全面评价"涉户犯罪",首先应根据"住宅作为个人私生活得以自由展开之物理空间的和平与安宁价值是否受到显著损害"这一基准,将涉户犯罪区分为"单纯形式性的涉户犯罪"和"实质性的涉户犯罪";进而根据相应基准,构建出"实质性的涉户犯罪"的四阶层结构;在此基础上,再对除入户盗窃与入户抢劫之外的其他入户犯罪加以体系性地区别处理。
引用
收藏
页码:131 / 146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论入户抢劫 [J].
张明楷 .
现代法学, 2013, 35 (05) :97-108
[2]   刑法的困境与宪法的解答——规范宪法学视野中的许霆案 [J].
白斌 .
法学研究, 2009, 31 (04) :108-121
[3]   “入户抢劫”与“在户内抢劫”区别何在 [J].
侯国云 ;
么惠君 .
人民检察, 2005, (21) :53-54
[4]  
宪法学讲义.[M].林来梵; 著.法律出版社.2011,
[5]  
剩余的断想.[M].林来梵; 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
[6]  
黑夜史.[M].(美) 埃克奇 (Ekirch;A.R.) ; 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
[7]  
宪法学.[M].张千帆主编;.法律出版社.2004,
[8]  
俄罗斯联邦刑法典.[M].黄道秀; 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
[9]  
刑法概说(各论).[M].(日)大塚仁著;冯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0]  
刑法学.[M].张明楷著;.法律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