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性复兴与道德教育——兼论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对德性伦理复兴的启示要求

被引:17
作者
方德志
机构
[1] 湖北大学哲学学院
关键词
德性复兴; 道德教育; 德性伦理学; 亚里士多德;
D O I
10.15995/j.cnki.llxyj.2010.03.019
中图分类号
B82-09 [伦理学史];
学科分类号
01 ; 0101 ;
摘要
德性伦理学复兴的要旨在于对规则伦理学的拒斥,通过对后者的行为评价体系进行一种德性论的"还原",以给行为评价提供一种前道德的评价依据;当代代表性的德性伦理学家都不同程度地对亚里士多德的带有形而上学的自然主义德性论具有排斥倾向;建立一种基于人性、德性和自然三者走向同一以及人生的意义与自然的意义走向同一之上的德性伦理学,是亚里士多德的自然主义德性论对德性复兴运动深刻的启示要求,可能为伦理学研究的不利现状指出一个崭新的前进方向;德性伦理的复兴对我们的道德教育也提供了反思的契机,为道德教育提供了真实的理论依据和正确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6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2]   亚里士多德的“实践的正确”观点——亚里士多德行为理论研究之一 [J].
廖申白 .
道德与文明, 2007, (05) :4-9
[3]  
卢梭经典文存[M]. 上海大学出版社 , 李瑜青, 2007
[4]  
尼各马可伦理学[M]. 商务印书馆 ,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Aristotle)著, 2003
[5]  
政治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Aristotle)著, 2003
[6]  
追寻美德[M]. 译林出版社 , (美) 麦金太尔 (Macintyre, 2003
[7]  
苏格拉底及其哲学思想[M]. 人民出版社 , 叶秀山著, 1986
[8]  
理想国[M]. 商务印书馆[希腊]柏拉图(Plato) 著, 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