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雨日的气候变化

被引:169
|
作者
王颖 [1 ]
施能 [1 ]
顾骏强 [2 ]
封国林 [3 ]
张立波 [1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和环境变化重点实验室
[2] 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3]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雨日; 降水量; 气候变化; 趋势系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1954~2000年中国160站的资料,通过计算趋势系数等现代统计诊断方法,研究了中国年、季、月雨日的时、空特征和气候变化。指出,中国年雨日已经明显减少,而且雨日的减少比降水量的减少明显得多,平均每10年减少雨日3.8天。各季的雨日都是负趋势;季雨日平均每10年减少1天左右。夏季雨日减少最明显(统计检验最显著),秋季雨日减少最多(雨日减少天数多)。雨日长期趋势变化有明显的空间变化,东北、华北、西南区的雨日减少是最多的,这些地区的雨日每10年减少7~10天。雨日的长期趋势变化与降水量的长期变化并不完全一致。雨日的负趋势与降水的负趋势比较,不但范围广,而且强度大(负趋势绝对值大)。中国年降水量明显的负趋势仅位于华北(34°N38°N,109°E122°E),而雨日减少最多的地区是东北、华北、西南,范围比降水量大得多。季雨日的长期变化与季降水量的长期变化的差别很大。中国没有一个季节、一个测站的雨日有明显的正趋势变化,但是,降水量仅在秋季是大范围的负趋势,夏季降水量有些测站是明显正趋势,冬季降水量只是小范围的负趋势(冬季的降水量在增加),在冬季,东北仅是很小范围的降水量在减少,而雨日是大范围的明显减少。
引用
收藏
页码:162 / 17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合成风场的统计检验和蒙特卡洛检验
    施能
    顾骏强
    黄先香
    刘锦绣
    顾泽
    [J]. 大气科学, 2004, (06) : 950 - 956
  • [2] 1948~2000年全球陆地年降水量场趋势变化的时、空特征
    施能
    黄先香
    杨扬
    [J]. 大气科学, 2003, (06) : 971 - 982
  • [3] 1948~2001年全球陆地9~11月降水的长期变化
    杨扬
    施能
    [J]. 气象科学, 2003, (03) : 253 - 262
  • [4] 全球增暖的另一可能原因初探
    李崇银
    翁衡毅
    高晓清
    钟敏
    不详
    [J]. 大气科学 , 2003, (05) : 789 - 797
  • [5] 1948—2000年ENSO事件与全球陆地年降水量的关系
    夏冬冬
    施能
    陈绿文
    [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3, (03) : 333 - 340
  • [6] 青藏高原气温和降水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
    韦志刚
    黄荣辉
    董文杰
    不详
    [J]. 大气科学 , 2003, (02) : 157 - 170
  • [7] 海温异常对东亚夏季风及长江流域降水影响的分析及数值试验
    孙淑清
    马淑杰
    不详
    [J]. 大气科学 , 2003, (01) : 36 - 52
  • [8] 近40年浙江省降水量、雨日的气候变化
    顾骏强
    施能
    薛根元
    [J]. 应用气象学报, 2002, (03) : 322 - 329
  • [9] 北半球冬季大气环流遥相关的长期变化及其与我国气候变化的关系
    施能
    [J]. 气象学报, 1996, (06) : 675 - 683
  • [10] 赤道东太平洋海温与我国夏季雨日的相关矩分析
    黄嘉佑
    [J]. 气象学报, 1989, (04) : 475 - 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