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9 条
滨里海盆地油气分布规律及勘探潜力分析
被引:14
作者:
邓西里
[1
,2
]
汪红
[3
]
鲍志东
[4
]
孙乃达
[3
]
张小涛
[5
]
机构:
[1]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
[4]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5]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相储层演化与油气富集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盐岩;
生物礁;
油气分布规律;
勘探潜力;
滨里海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滨里海盆地是中亚地区油气资源最丰富的盆地之一,以其广泛分布的一套下二叠统上部孔谷阶巨厚盐岩层而闻名。构造演化主要经历了早期裂谷阶段、中期被动大陆边缘阶段和后期裂谷收敛阶段。盆地油气勘探始于19世纪末,整个100多年的勘探历程可以分为早期盐上和晚期盐下两个勘探阶段。盐上层系油气田具有数量多、分布广、但规模小的特点,油气藏数量占整个盆地的80%以上;而盐下层系由于生物礁建造和碳酸盐台地礁发育良好,多分布大型甚至巨型油气田,目前盆内已发现的9个可采储量大于5×108bbl的油气田均发育于盐下层系。盆地最重要的烃源岩为中泥盆统—中石炭统的欠补偿大陆斜坡沉积的相对薄层富含有机质的石灰岩、硅质岩和泥岩;石炭系生物礁灰岩以及生物碎屑灰岩是最主要的储层;最主要盖层为全盆范围分布的下二叠统孔谷阶盐岩;盆内发育大量地层—构造圈闭,主要沿滨里海盆地边缘分布。从寻找大油气田的角度出发,未来重点勘探方向应以盐下为主,兼顾盐上,重点区域为阿斯特拉罕—阿克纠宾斯克隆起带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7+82
+82-83
页数:14
相关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