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异化与现代性的走向——海德格尔与鲍德里亚的视域

被引:14
作者
张天勇 [1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博士后流动站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海德格尔; 鲍德里亚; 技术异化; 现代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N02 [科学的哲学原理];
学科分类号
0101 ; 010108 ;
摘要
面对现代性的症候,海德格尔和鲍德里亚都从技术入手进行诊断,认为技术对人的宰制是现代性问题的根源;现代性救赎的根本之路是"回到过去":海德格尔崇尚回到过去"诗意地栖居",鲍德里亚推崇回归原始的"象征交换"以彻底解决现代性困境;对人宰制的是制度而不是技术本身,现代性的问题根源在于制度而不是技术,二者都远离了这一点,在现代性的建构上难免陷入迷途。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6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象征交换与死亡.[M].(法)让·波德里亚(JeanBaudrillard)著;车槿山译;.译林出版社.2006,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德)马克思;(德)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2001,
[3]  
完美的罪行.[M].(法)让·博德里亚尔(JeanBaudrillard)著;王为民译;.商务印书馆.2000,
[4]  
面向思的事情.[M].(德)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著;陈小文;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1999,
[5]  
存在与时间.[M].(德)海德格尔(MartinHeidergger)著;陈嘉映;王庆节译;.三联书店.1999,
[6]  
后现代理论.[M].(美)斯蒂文·贝斯特(StevenBest);(美)道格拉斯·凯尔纳(DouglasKellner)著;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7]  
海德格尔选集.[M].(德)马丁·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著;孙周兴选编;.上海三联书店.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