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经济增长与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再判断——从日本与我国台湾地区的经验谈起

被引:10
作者
李月 [1 ]
邓露 [2 ]
机构
[1]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2] 中央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关键词
有效经济增长; 超额人均收入; 经济发展阶段; 新起飞阶段; 趋势预测;
D O I
10.14116/j.nkes.2011.02.008
中图分类号
F131.3 [];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202 ; 020202 ;
摘要
本文提出有效经济增长的概念,构建了有效经济增长动态模型,建立了超额人均收入等相关变量的测定方法,试图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考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并定位当前大陆有效经济增长阶段。基本结论是:有效经济增长大体分为中低速稳定增长阶段、高速波动增长阶段与停滞或小幅下降阶段三个阶段;其中中低速稳定增长阶段为"起飞前准备阶段",高速波动增长阶段为"新起飞阶段";1978年以来我国一直处于"起飞前准备阶段",但当前已接近中低速稳定增长阶段与高速波动增长阶段的转折点,即正向"新起飞"阶段跨越。对此我们应充分借鉴日本与我国台湾地区的成功经验,在新的实践逻辑起点上为祖国大陆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新思路。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17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国城乡经济增长与消费的差异性分析:1978-2008 [J].
李月 .
经济科学, 2010, (02) :42-54
[2]   宏观经济将步入增长动力机制转换的关键阶段——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回顾及2010年展望 [J].
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
刘元春 ;
闫衍 ;
朱戎 .
宏观经济管理, 2010, (01) :14-16
[3]   “福利赶超”与“增长陷阱” [J].
陈昌兵 .
经济评论, 2009, (04) :97-105
[4]   中国可持续增长的机制:证据、理论和政策 [J].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 ;
张平 ;
刘霞辉 ;
张晓晶 ;
陈昌兵 .
经济研究, 2008, 43 (10) :13-25+51
[6]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与转换途径 [J].
卫兴华 ;
侯为民 .
经济研究, 2007, (07) :15-22
[7]   中国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综合评价和特征分析 [J].
陈佳贵 ;
黄群慧 ;
钟宏武 .
经济研究, 2006, (06) :4-15
[8]   中国工业发展战略及政策的选择 [J].
郭克莎 .
中国社会科学, 2004, (01) :30-41+205
[9]   论我国传统工业化道路的经验与教训 [J].
吕政 ;
郭克莎 ;
张其仔 .
中国工业经济, 2003, (01) :48-55
[10]  
有效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D]. 李月.南开大学.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