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互联网会让老年人感到更幸福吗?——来自CGSS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66
作者
彭希哲 [1 ]
吕明阳 [2 ]
陆蒙华 [2 ]
机构
[1] 复旦大学人口与发展政策研究中心
[2]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关键词
互联网; 幸福感; 倾向得分匹配法(PSM);
D O I
10.15937/j.cnki.issn1001-8263.2019.10.008
中图分类号
C913.6 [中、老年人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摘要
本文使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 2012、2013和2015年的微观数据,运用有序Probit和倾向得分匹配(PSM)的计量方法,对使用互联网如何影响老年人主观幸福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使用互联网会显著提高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通过稳健性检验和倾向得分匹配法(PSM)控制内生性以后,上述结论依然保持稳健。交互分析的结果表明,使用互联网明显降低了个人收入对老年人的幸福激励效应,互联网使用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在小学学历的老年群体中具有抑制作用,在中学和大学及以上学历的老年群体中具有促进作用。此外,互联网使用对不同类型老年人群体的主观幸福感影响具有异质性特征。并且,不同互联网使用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不同,闲暇时间使用互联网进行社交和娱乐活动对老年人具有显著的幸福激励效应,学习活动则具有显著的幸福抑制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互联网使用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来自CSS2013的经验证据 [J].
祝仲坤 ;
冷晨昕 .
经济评论, 2018, (01) :78-90
[2]   中国高龄老人健康状况和死亡率变动趋势 [J].
曾毅 ;
冯秋石 ;
Therese Hesketh ;
Kaare Christensen ;
James WVaupel .
人口研究, 2017, 41 (04) :22-32
[3]   更富裕是否意味着更幸福?基于横截面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2003—2013) [J].
吴菲 .
社会, 2016, 36 (04) :157-185
[4]   幸福的就业效应——对幸福感、就业和隐性再就业的经验研究 [J].
李树 ;
陈刚 .
经济研究, 2015, 50 (03) :62-74
[5]   城市中低龄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模式研究 [J].
张文娟 ;
赵德宇 .
人口与发展, 2015, 21 (01) :78-88
[6]   倾向值匹配与因果推论:方法论述评 [J].
胡安宁 .
社会学研究, 2012, 27 (01) :221-242+246
[7]   Internet Use and Social Networking Among Middle Aged and Older Adults [J].
Hogeboom, David L. ;
McDermott, Robert J. ;
Perrin, Karen M. ;
Osman, Hana ;
Bell-Ellison, Bethany A. .
EDUCATIONAL GERONTOLOGY, 2010, 36 (02) :93-111
[8]   老年社会参与对心理健康影响探析 [J].
刘颂 .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04) :38-40
[9]  
Digital Footprint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Online Social Research[J] . Scott A. Golder,Michael W. Macy. &nbsp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 2014
[10]  
Social capital and mental health: An interdisciplinary review of primary evidence[J] . Astier M. Almedom. &nbsp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 2005 (5)